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中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与孔子的一次对话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语矣。’”
意思大概就是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做到克己复礼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回到仁上了。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接着问:"请问实践仁的具体途径?"孔子告诉他说:"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这里很有意思的是,曾经一共有三个弟子向孔子问仁,孔子根据因材施教的方式给予了三种回复。因为和主题无关,我把另外两个回复放在文章的末尾,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那扯了多,到底什么是仁呢?
孔子说了克己复礼为仁,那么克己复礼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克己复礼这个词可以分成两半来读。克己和复礼,克己是为了复礼。那礼是什么?
《诗经》毛诗序有一句话:“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和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大同小异。
打个比方就是你路上看到个姑娘很漂亮,很喜欢就多看了几眼,心里当然想和这么漂亮的姑娘月上柳梢头了。但是如果你是有女朋友的,你就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去做这种违背礼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礼就可以理解为原则、道德。那么克己复礼就是根据心中的道德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做有违道德的事情,达到仁这个孔子所说的最高境界。这就和康德所说的“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是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一个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的崇高道德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孔子之所以提出克己复礼,也许是因为当时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出现了如鲁国季氏使用天子规格的八佾来奏乐舞蹈之类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到用道德来制约的社会。这又有点和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提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有些类似了。在这里我贴一下全文内容,免得有断章取义之嫌。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这里要提一嘴,古书上的民不是指人民,而是指人们,人类。所以老子说的不是帝王术而是普世的准则)
因此就是因为“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标榜了太多的欲望才使得人们不克己了,就像因为周朝天子才能享受八佾,所以让季氏心痒痒的也去试一试。按老子说的那他们应该都错了,哈哈。一个贵难得之货(让八佾只能自己享受),一个被难得之货迷了眼。
完全克制自己的欲望,我做不到,相信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但是不要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做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情,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最后希望大家守住内心那片道德的星空,周末愉快~
插播一下,我不是文科生也不是学者,所有资料都是看书和网上查的,也许会有错,欢迎指出哈。
《论语·颜渊》中三个弟子问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仲弓当过鲁国季孙氏的家宰,家宰是古代卿大夫家中的管家、家臣之首,若将大夫的家比拟成国,家宰就是大夫家中的宰相。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这段话大致意思就是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提到过他,说他“多言而躁”,所以孔子认为仁对他来说就是“其言也讱”,意思是说话谨慎。
因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弟子72贤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孔子把自己一生的希望,身后道与志的传承都寄望在了颜渊身上。因此孔子告诉颜回仁的定义应该是和自己内心对于仁的定义最想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