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兰亭
今日无事,再读《兰亭集序》。只觉和风习习,溪流潺潺,松涛阵阵。全篇姿意妄为,俊逸自如,潇洒风流。细观之下,字体或妩媚纤细,或遒劲刚健,或率真蕴藉,或飘逸洒脱,或端庄娟秀。时而如鱼沉浅底,风情万种;时而如燕落平川,顾盼生姿;时而如惊鸿一瞥,轻盈娇艳;时而如鹏踞山巅,突兀雄奇;时而如鹰逐狡兔,矫健刚劲……千变万化,灵动自如,游龙惊凤,不可一状。难怪古人用“千丈文锦”形容其变化无穷,又用“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势雄逸。
遥想十多前也附庸风雅,爱吟风诵月,舞文弄墨。初学兰亭序时,早晚研读,始终不得要领,不入法门。无奈之下,将全文放大扩印,贴于床侧。一个冬日的下午,窗外大雪纷飞,玉树琼枝。雪光映照室内墙上,一片灿然。我睁开睡眼,朦胧中只觉满纸奇葩异蕙,争艳斗丽。一个个字或如深谷幽兰,开落自如:或如出水芙蓉,清新脱俗;或如雨后芍药,妩媚动人;或如风中玉兰,婀娜多姿;或如雪中寒梅,铁骨铮铮……
揉揉睡眼,提神细观,又觉满纸衣袂飘飘,风姿绰约。一个个洒脱自如的黑字,恍惚中变成了一个个潇洒风流的士大夫。隐约中看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陶渊明,前半生身处樊笼,浪迹于官场,郁郁寡欢。四十六岁大呼“大丈夫岂为五斗米折腰”,甩袍而去,终生贫困,却怡然自得。看到不想做皇帝,只想做和尚的梁武帝。此公半生杀戳,机关算尽,终登大位。却三番五次,舍弃皇权,逃向寺庙。受禅之后,数日不食,一恸而绝,亦魔亦帝亦佛。看到山中宰相陶宏景,本想淡泊,志趣高洁,又眷恋红尘。隐居山中,整日清风流水与案牍丝竹相伴,亦隐亦仕。看到江左风流宰相谢安,一生雅量与胆识兼备,以儒道治国。昔日大军压境,却神色不惊,谈笑棋局间,谋断胜千里。看到率真豁达的王子猷,雪夜访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不为访戴,只随心性,任性放达。看到嵇康,不慕荣利,崇尚老庄。独立如岩间孤松,性烈才隽,诗傲权贵,越名教而任自然。终为正义,舍身杀场,《广陵散》曲,成为传说。看到蔑视礼教,狂放不羁的阮籍。常驾车出游,任牛漫游,途穷便哭,哭罢便归。其母去世,喝酒吃肉,泰然自若,后大叫一声,吐血三升。常醉卧美妇脚边,我行我素,率真自然。看到行为放诞的酒鬼刘伶,此公容貌丑陋,却性情豪迈,豁达大度,不拘小节。一生嗜酒如命,自称海量酒仙。常纵酒狂饮,命人“死便埋我”。曾饮三杯杜康,一醉三年,棺中酒醒,直呼“好酒,真香!”……
这些追求自我,个性张扬的名士,隐隐绰绰,扑面而来。逸形风骨神韵,尽在字中。方觉兰亭之精妙,高深莫测,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不可逾越。
蓦然明白,如果没有魏晋风流,便没有兰亭集序。是魏晋南北朝这段浪漫的历史,孕育出了千古兰亭的洒脱。兰亭集序的灿烂,它不是王義之的灿烂,而是整个魏晋南北朝的灿烂。它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一种文化,代表了一种精神。
当然,还要感谢司马氏集团,如果没有司马氏的血腥政权,许多名士便不会归隐山林。也就不会有隐逸文化,更不会有魏晋风流。中国文化,也就少了一个高峰。自然也就孕育不出兰序集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