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部分人都错过了《失控》所预言的三十年,那你还想错过《必然》所展望的下一个三十年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4363670/0dd867c2dde36ffd.jpg)
可以说,未来的一切,都从现在开始,不断的形成。而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未来就已经开始改变,必然而然。
在中国,或许我们都是从凯文凯利那里了解到科技生物化,毕竟用生物学的观点去看待世间一切事物始终贯穿着凯文凯利的所有书籍。当然,kk也致力于教我们用生命的观点去看待任何一个事物,化无机为有机。90年代,凯文凯利作为一个的观察者,用纯粹观察的角度,预言了我们今天科技的动向。《失控》说所有的机械都会生物化,所有的生物也将会机械化,一切的智慧都是从众愚成智中涌现出来的。而承接着失控的观点,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中,他是整个科技史的反思者,大胆地判断科技就是一个生命体,去挖掘科技这个智慧生命存在的痕迹。而如今的他,更像是一个智者,他看清了整个世界,他洞晓了整个科技的基因,由此推出了我们的未来。在《必然》这本书中,作者想向我们阐述组成我们科技的十二个要素,去解答他之前留下来的疑问,世界大脑会怎样发展,我们该怎样洞察。
kk发现了根源,世界大脑霍洛斯的基因是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而在这样的基因发展下,它正在形成,我们也在不断创造它,必然而然。那么就让我们破译他的基因吧,去看清世界大脑前进的方向,去看到我们未来的轨迹。
形成:技术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不断形成。
中国合伙人里有这样一句话,“不是我们改变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们。”是的,现在我们每人都在感慨世界变化的太快,都惊讶自己已经无法赶上世界变化的速度。其实归根结底,那是因为科技在不断的形成,所有的事物也在渐变中形成。这个形成现在是如此缓慢,并且就在我们身边,以至于我们难以察觉,但如果我们一直不去发现,就会感悟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像是80岁的老太太看今天的世界一样,尽管一切的形成都在老太太身边,一切的未来都在今天,但老太太终究还是大声嚷嚷,跟不上时代了。
之前我们畅想过乌托邦,但凯文凯利告诉我们的归宿,应该是进托邦。进,是进程和进步,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在形成。这样的改变不再像是之前那样,因为一项科技或技术的发现,而极大的推动整个时代,使人类进行巨大的飞跃。在未来,再也没有这样突变的进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形成,那是细微的,一点一点的,不断的变化。当代的科学不会再因为爱因斯坦的奇思妙想而开辟一个物理新时代,也不会因为蒸汽机的改进而驱动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更不会因为一个小小的苹果而给整个物理界带来光。没有什么事物,昨天明明还不存在,今天就突然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未来的无数改变,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变成菜鸟。一旦你在某一个时刻掉队,就难以再次归队。毕竟科技生命都在进行着无尽的升级,迭代的速率也在不断加速。如果我们仍旧一成不变,就会被技术无情的淘汰。所以做一个菜鸟吧,对所有的事物保持虚心。这才是形成的时代所给我们的最好的启发。
知化:所有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智能。
当阿尔法狗在围棋中击败智慧的人类,你是否会认为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来临呢。准确说不是智能,而应该是智慧,与众不同的智慧。当机械被赋予认知的能力的时候,他会形成完全不同于人类认知的思考方式,这个时候他拥有的就不会是那种拥有单方面能力的智能,而应该是专门化,可衡量的,专注的智慧。当技术开始向所有事物赋予思考的能力的时候,面对更可能超越人类的智慧时,我们人类将何去何从?我们唯一能做的或许就只剩下面对,与机器默契配合,去开创与机器不一样的智能所能带来的新工作。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所做的最具有价值的事情就是,给还为被智能覆盖的事物赋予认知的能力,让它形成更新奇的认知方式,甚至这种认知可以是对自己认知的编织。
流动:所有的事物都将液化,我们进入的是流动的时代。
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任何可以被复制的东西,当他接触到互联网之后,就必然会被复制。而这样的无限制的复制带给我们的是免费的时代。所以去阻止信息被复制的行为毫无必要。相反,我们应该做的是去提供可以被复制的信息,同时更要去珍惜那些不能被复制的东西。比如说情感,信任。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可思议,如果说我的事物都可以变得被无限的复制,那不就意味着我的事物都将免费吗?但是这是一件庆幸的事情。一旦某样事物变得免费变得无所不在,那么它的经济地位就会突然反转。这是一个无限的商机啊。问题是,你要做出比免费还要更好的东西啊。而作者给了你复制品未来发展的方向。
即时性,在事物还未被复制出来时,第一时间对它进行发布。这也是“逻辑思维”经常做的。“求求你了,把它让给我吧,让我得到APP进行首发吧,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行。”个性化,资源满地都是,但人人所需要的都不同。提供专门服务才是客户所需要的。解释性,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讲的。软件下载免费,用户手册1万。如果你拥有一份别人没有的说明书,那就是价值。如果谁有未来的说明书,比kk的要齐全,那就呵呵了。可靠性,让别人信任,这是无法复制的长久的用户来源。获取权。如果有人专门照料和管理我们的财产,而我们只需要获取的,不需要维护,那不就是云端崛起的原因吗?实体化,虚拟的东西终究还是虚拟,实体才会是王道。可赞助。不觉得演唱会提前买到票很自豪吗?我可是赞助了我鹿晗的演唱会!可寻性。事物那么多,不过能够具有找到想要的物品的能力的事物,很容易被我们接受。
屏读:万物可读。
我们获取信息的形式进行了极大地改变。之前是实体书,后来是电视媒介,现在就只剩下一块屏幕了。我们成了“屏幕之民”。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在屏幕中呈现,并且被我们阅读。同时,信息的存储也发生了改变,我们不需要背着一筐书,我们只需要一个接口就好了。一个接口,就连接了整个宇宙。
使用:不再占有事物,而是使用事物
我们的交通工具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我们不再需要车了,因为有滴滴,有摩拜。你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在减物质化,材料越来越少了,信息却越来越多。正是因为这样的变动,拥有东西也变得不重要了。如果你能够使用所有东西,那为什么还要用一个位置并且花费功夫去占有它呢。而如果你能够解放出暂时还被占有的事物,那么就会形成新的一波滴滴狂潮。一切都将被使用,而不是被占有。当然使用也总有优劣,不能即时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就会被用户抛弃。
共享:技术的社会主义即将到来。
或许技术会比人类先一步到达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实质是物尽所能,各取所需。而我们的QQ微信知乎豆瓣就基本做到了,甚至做得更好,毕竟在资源的共享的过程,资源也在持续的升级。可以说,技术社会主义做到了“增益付出,超需回报”。而这样的共享形式是一种网络世界所特有的。这样的数据化的社会主义,与政权基本无关,他们流动在文化与经济的领域。这样的发生是群体至下而上引发的。群体从最低程度的共享资源开始,而后进行临时的片段的合作,最大化个体自主性,然后是有组织的协作,最大化群体价值,然后形成集体主义,形成网络结构。这样的共享,就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带来了众筹的高峰。如果你想要在这样的社会主义下生存的话。那就去开发,开放出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吧,可以是时间,健康,甚至是情绪。或者用新的形式去共享吧,这些才是事物增值的最可靠方式。
过滤:技术筛选的方向
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对于技术来说也是如此。它需要去寻找最有效的信息去服务大众。对于选择,我们通过监管机制,信息媒体,文化环境,朋友家人来过滤身边的信息而后进行选择,当然,我们最珍贵的过滤器其实是我们自己本身,来源于自己的喜好。但技术会通过学习我们的过滤方式为我们筛选出符合我们的个性化信息,甚至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给我们答案。这是我们追求的,创造新的方式来过滤信息和个性化定制。去展现我们的差异,我们的个性,甚至就如《未来简史》所说的那样塑造了我们。所以网易云音乐受到追捧,也是一种趋势罢了。
重混:一切的事物都发生在已经建立好的基础上。
其实说到创造,我们会发现,创造更可能是将一些基本元素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的。而技术的未来也是如此,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存在,欠缺的其实是重构出的形式。你是否想过会有一套视频的目录,当你在做视频剪辑时,你需要找的素材都在那里,分好类,等你像查阅字典那样提取。这样或许我们的思维也可以有一套程序,有一套最基本的目录,而我们通过将目录里的词汇进行转化,涌现出新的可控的思维,这是否意味着当我们掌握了这样一个目录的话,我们可以读懂你的心事呢?正因为这样的组合,未来的一切的作品,都在重混现象发生最频繁的地方出现。
互动:技术会成为我们的第二皮肤。
可穿戴设备,极大地增强了虚拟现实的真实感。我们的技术会像皮肤一样为我们感受着四周变化的环境。当技术不断进化,我们会不断扩展可以与自己互动的任何事物。而互动的大概方向应该是,给自己添加更高级的感官功能,让互动发生的区域向我们靠近,让我们直接存在于虚拟现实本身。而那些无法实行密切互动的事物都将会被当做坏东西扔掉。
追踪:所有的事物都将会被量化
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数字的重要性,而数字化地球是必然的进程。我们想方设法的想把自己任何的信息量化,可视化。技术会让所有事物所蕴含的信息都可以被观察,被追踪,并且会以我们能感受到的方式反馈给我们。包括你的生活。你可以去追踪之前的数据,去探索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我们会被信息的海洋所覆盖,而那些被追踪的信息,经过人工智能的解析,将会更好地造福我们。
提问: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你要解决一个问题,互联网会给你你想要的答案。而那些答案,都是没有经过刻意的大量的精力和智力劳动投入所带来的,都是自发的从数据中产生的,都是免费的。既然答案能够自动生成,那我们需要的,更有利的,不就只剩下提问了吗?就比如发现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开始:人们的创造物世界大脑霍洛斯的诞生。
就如同《失控》里所说的那样,低层次的存在无法理解高层次的存在。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集合体涌现出了更高级的智能,但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只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创造了它。但我们能从过去30年技术前进的方向中观察到他前进的进程(就像是何夕的天年一样),更多的流动,形成,知化,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而我们站在这开始的时刻。
一切已经开始,但也不过仅仅是一个开始罢了。
这十二个基因当然不单纯是科技的独特音节,同样也可以是我们生命发展的语言,所以你会明白我们这样的由细胞涌现的存在,和其他的涌现出的方式无异,或许这就是世界的基因呢,笑。
看完这本书,你会清楚认识到未来就在今天形成,现在的这一刻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佳的开始时刻。从来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更具有创造性,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会比当前,当下,此时此刻更有机遇,更有回报。所幸,你并没有迟到。未来的一切,都从现在开始,不断的形成。而现在的这一刻正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佳的开始时刻。从来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更具有创造性,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会比当前,当下,此时此刻更有机遇,更有回报。未来的人在回顾此刻时,总会感慨道,要是生活在那时该有多好。
一切正在开始。
所幸,你没有迟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