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那么多的热闹,你不可能都参与其中;那么多的机会,你不可能都抓住。
实践机会是稀缺的,靠实践提升认知的机会是极少数。
你需要掌握的一种生存能力是:将别人的思考、智慧、经验转化成自己的认知。
2、
阅读,最终是读自己。
3、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
4、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所走的人生道路,都是最小阻力之路。这是人和自然都遵循的法则。
因为这条路阻力最小,我们会惯性往这条路上走。当你想改变某些生活领域的流动方向,比如饮食习惯、工作习惯、与人交往的模式、对待自己的方式等待,短时间内可以成功改变,但你经常还是会回到原来的行为模式或态度。
因为最小阻力之路,是由你的人生根本潜藏结构决定的。坏消息是,它是根深蒂固;好消息是,它可以被改变。
5、
我们一生中的某些基本结构会决定最小阻力之路。
对我们影响最深的结构由你的欲望、信念、假设、抱负与客观现实结合而成。
我们的行为与生活的潜藏结构是相符的,改变行为并不能改变结构,需要深入改变结构,才能改变行为。
6、
有些结构会造成摇摆不定的状态,有些结构会把我们带往最后目的地。
钟摆结构或摇椅结构,会来回摆动;火箭结构则是会让它达到最后的目的地;车子的结构让它得以抵达驾驶人所选择要去的地方。
7、
从小到大的教育告诉我们,环境是生命的主宰,要顺势而为。
有人顺从,有人反抗,相同点在于都深陷于“无力感”,心中将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一切的现状都是环境造成的,所有的努力都用于逃离贫穷、疾病等负面事物。
如果不改变顺势而为的潜藏结构,我们会在反抗和顺从中间来回摆荡。
如果无法用任何方式去化解或者改变这种反抗一顺从模式,你能做什么呢?答案是:什么都不要做,直到你能够深入了解某些具有影响力的结构机制,还有它们的运作方式。
8、
“解决问题”与“创造”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解决问题是采取行动,排除某种状况,排除问题。
创造则是采取行动,让某种事物出现,也就是创造出来的东西。
我们大部分是在解决问题的环境中长大的,鲜少能够接触到创造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