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解阅读的“主动性”

理解阅读的“主动性”

作者: 李呦呦007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22:36 被阅读0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篇读后感。


1. 写作与阅读和投球与捕球。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道:

虽然严格说来,不可能有完全被动阅读这回事,但还是有许多人认为,比起充满主动的“写”和“说”,“读”和“听”完全是被动的事。写作者及演说者,起码必须要花一点力气,听众或读者却什么也不必做。听众或读者被当作是一种沟通接收器,“接受”对方很卖力地在“发送”的讯息。

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常常会有这种体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个假设里,“接收”好比被打了一拳,或得到一项遗产,或者是法院的判决。即相当于,听或读的动作完全不需要个人有任何主动性。但其实完全不同——听众或读者的“接收”,更像是棒球赛中的捕手才对。而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和投手或打击手一样。

  • 投手负责“发送”球的工作,他的行动是让球动起来。
  • 捕手负责“接收”球的工作,他的行动是让球停下来。
  • 两者都是一种活动,只是方式有点不同。
  • 如果说有什么是被动的,就是那只球了。是毫无感觉的,可以被投手投出去,也可以被捕手接住,完全看打球的人如何玩法。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很类似。写作与阅读的内容,就像那只球一样,是被主动、有活力的双方(即作者和读者)所共有的,是由一方开始,另一方终结。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捕手与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也就是说,只有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住了,才算是成功的沟通。

对于投球和捕球,球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不是被完全接住,就是没接住。写作和阅读的关系,则远比此复杂。

作者作为“投手”,要知道如何“控球”——即,精准的传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读者作为“捕手”,想“接住”多少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他的阅读技巧。

2. 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

我们常常认为自学是主动的,而有老师指导的学习是被动的。其实这种观点不对,因为任何学习都应该有活力,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就好比, 医生为病人做了很多事,但这个病人必须自己好起来; 农夫为他的植物做了许多事,但这些动植物必须自己长大,变得更好。同样地,老师可能用尽了方法来教学生,学生却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当他学习到了,知识就会在他脑中生根发芽。

因此:

我们可以将有老师指导下的学习,即指导型的学习为“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

阅读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我们称之为“非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

通过这样概念的梳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得到了有效强化——无论是否有人帮助,学习都一定是主动的!

简单地说,阅读包括思考,还包括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以及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像力,当然还包括训练有素的分析和省思能力。譬如,许多人会假设一位诗人在写诗时一定要运用他的想像力,而他们在读诗时却用不着。

在校学生,通常跟着老师的指导,阅读比较困难的书籍。但对我们这些已经不在学校的人来说,当我们试着要读一本既非主修也非选修的书籍时,即我们的成人教育要完全依赖书籍本身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有老师的帮助了。因此,我们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

3.带着问题去阅读

Xdite老师曾提出了30分钟阅读完一本书并做完笔记的“快速阅读”的方法:
Step 1 :找出你最想问这本书的一个问题。

  • 你最想要在书中得到的一个解答;
  • 你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

Step 2 :限时 30 分钟快速摘出 16 个关键字。

  • 快速翻阅这本书,看到你认为「最相关的关键字、段落」就记在A4纸的16方格中,填下你观察到的关键字。
  • 阅读时,一定旁边放一个计时器,严格限制最多只能读 30 分钟。

Step 3 :针对这 16 个关键字,整理出 3-5 个重点。

  • 你会发现其实都在讲同样的几件事,而且他们可以浓缩成 3-5 个重点或一系列的动作。

Step 4 :复述心得

  • 拿着这张 A4 笔记,马上复述给朋友听,你在这本书得到的心得。
  • 你会震惊于:自己竟然可以复述整本书所有的要点以及来龙去脉。

可以看出,Xdite老师提出的“速读”法的关键,在于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是非常积极主动的阅读方式。我曾经尝试过这种方法进行阅读,确实能比较快获得自己想要的内容,因为阅读时,限时加上对问题的思考,那30分钟是高度注意力集中和有目的性的!

我通常的阅读习惯,则是阅读时,只知道那是一本可能的好书,所以要去读。至于我想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完全未加以思考,以至于学习吸收少,同时进度缓慢。——相比于Xdite老师的速读法,主动性大为缺失!

阅读就好比捕手,想捕获到作者打出的球,需要不断思考和修炼自己,从主动阅读开始!

相关文章

  • 2018-01-22Day2《思考,快与慢》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

    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 什么是主动阅读? 目的是为了提升理解力而阅读,需要保持主动性 主动性包括2个感受:对象感和目的...

  • 【0122读书复盘】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

    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 什么是主动阅读? 目的是为了提升理解力而阅读,需要保持主动性 主动性包括2个感受:对象感和目的...

  • 理解阅读的“主动性”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篇读后感。 1. 写作与阅读和投球与捕球。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道: 虽然严格说来,不可...

  • 《思考快与慢》-day2

    一、主动阅读 理论: 带着思考阅读,为了理解力,带着主动性 目的:目的感,对象感 金字塔: 最上元认知 对对...

  •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章

    “学会一种新知识不如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的接受程度与阅读的理解的主动性有关。阅读越主动,阅读效果越好,阅...

  • D2——20170622主动阅读

    1.主动阅读 永澄老师讲了阅读背后的信息处理模型,以及主动性的感受。 阅读的目的是增强理解力,阅读背后有个金字塔的...

  • 主动阅读和检视阅读

    (一)主动阅读 阅读的时候,为了提升理解力,要带有主动性 【目的感】 书里到底讲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人在学任何...

  • 如何阅读一本书

    接收的程度与阅读的主动性有关。阅读越主动,读书的效果就越好,而阅读的层次越深,对于主动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正的阅读...

  • 读书笔记《如何阅读一本书》 -

    接收的程度与阅读的主动性有关——阅读越主动,读书的效果就越好,而阅读的层次越深,对于主动性的要求也就越高。 “真正...

  •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主动阅读的重要性: 主动性阅读者与被动阅读来说,主动性阅读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如何做到主动阅读呢, 一就是要明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阅读的“主动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o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