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人物》杂志叫好

为《人物》杂志叫好

作者: 玉人和月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20:28 被阅读0次

              如果说《三联》代表的是广度,那《人物》就代表了深度。从1980年创刊至今,一直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人物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剖析,用词极其准确,概括极其凝练。如实的报道,对人物的评价有拨开云雾见本质的效果,往往一语中的。主观的评价不多但却耐人寻味。

          《人物》一位实习生去采访作家麦家,采访前,实习生把作家所有长篇小说都看了一遍,光是采访提纲就写了8000字。那天在被植物重重包围的别墅中,在作家孤独而专注的气场中,采访时间一再延长,作家推掉晚上原定的饭局,步步为营走向内心。最终采访时间长达8个小时。麦家后来这样回忆受访的感觉,“说实在的,像我们这些名声在外的人,经常被迫地接受一堆堆采访,也许两个小时对方也会露出疲惫,但这次与你们的合作让我感觉意犹未尽,印象深刻,当然时间之长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想让时间一直停住,让自己继续把自己掏空的冲动居然会那么强烈。

          《人物》编辑部内有硬性规定,必须采访到本人——这就意味着我们无法凭借周边采访和资料写作完成一篇报道,因为我们相信无论何种情况,采访到本人意味着专业、公平、负责的态度。只有采访到本人,你才能获得人物的内心驱动力,这往往是一个人物故事的核心所在。而且,采访到本人,也意味着本人对他自己的故事有最终解释权,让他有机会对那些或远或近的关于他的说法,进行解释与勘误。

            对当代媒体,这是挺严苛的自我要求。我能体会到,这是发自内心对文字,对人,对己的尊重。在中国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在以点击率、发行量之类数字论成败的媒体生态圈中,这种固执的坚守,尤其值得敬重。

            我们必须做到千字一个信息源,也就是你平常看到的8000字的深度报道,文中必须出现8个信源。同时,这些信源不能是同质化的,既应有家庭维度上的亲人,还应有事业维度上的工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既应有至交,也应有死敌。因为我们相信人物是立体的,信源是帮助记者建立坐标系的最有意义的依据。而这往往意味着更巨大且艰难的工作量,有时我们需要8个信源,但有的信源聊了两三个小时,有效信息只有一句话,甚至没有有效信息。所以当我们说需要千字一个信源时,背后付出的苦功往往比这多得多。如果报道封面人物,那往往是12000字的长文,不可能少于15人的信源。

          我感触:这是写作层面的细节,却也呼应了一个平凡却重要的词语:务实。不是为文而文,而是必须言之有物。我愿以此自勉。人物如此复杂,需要更多的视角,更深的探索。

            对我们来说,长达半年甚至一年的采访不是偶然。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篇稿子的成熟。

           比如,副主编赵涵漠,是《地下室里的沈文裕》一文的作者。她在2013年的5月接到这个选题,而稿件发表时已经是11月。她第一次去沈文裕家,北京亦庄一个总是飘出琴声的小院子,和沈文裕以及他的父母聊了8个小时。但这只是第一次,她不记得在后来的半年里又去了几次。这种感觉很微妙,你知道这是一个好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还差那么一点点,那就再放一放,再去一次。

             我们相信真正的采访从第三次开始。因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人在面对记者时会天然带有“公共面具”,破除公共面具不仅需要记者过往从业的经验(这让他们能提出更老道、更直击核心的问题),更需要记者的耐心与时间。在记者与采访对象反复见面、彼此熟悉的过程中,“公共面具”才有可能慢慢溶解,真正有关人性的故事才开始浮出水面。

            我感触:这是匠心。不求“多”“快”“省”,一切“好”字当先。做一个东西,就真想做出一个好的东西。里面那句“真正的采访从第三次开始”,给我触动犹深,《人物》采访如此,生活也是同理。

             这些方法,显得有点笨拙。任何一个有过新闻生产经验的人都知道,有时采访时间短、信源少,稿子其实更容易写。当我们进行“灭绝式采访”,获得几十万字的资料后,反倒容易湮没于资料,要建立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变得困难重重。我们写作时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周去重新消化材料,小心翼翼地搭建骨架,描绘人物。

           但这种谨慎、困难、小心翼翼本就应该是新闻生产中必须的环节。那些流于表面的、可轻松获得解释的,本身就值得警惕。谁都不会否认,“人”是如此复杂的存在,认识“人”是极度困难的。作为记者,即便进行了尽善尽美的采访,我们也不会认为那就是“人物”的全部真相,其中永远留有令人难以捉摸之处。越是具有这种自省,我们就越发觉得上述那些笨拙的方法——实际上也是正确的方法——不仅只是在经验上有效、能贡献出真正扎实的作品,而且是令记者、编辑都感到心安的,因为我们不至于提笔怯然,也不至于辜负愿意与我们共同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采访对象和读者。

            “人”是如此复杂的存在,《人物》用自己的坚守与笨拙悉心记录,打造着高品质的纸媒刊物。

         为《人物》叫好!

          为《人物》的品格叫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人物》杂志叫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pm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