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5-24

2019-05-24

作者: 风雪之隅_b6f7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10:56 被阅读0次

    1.router实现原理

    一句话:实现URL与UI界面的同步。其中在react-router中,URL对应Location对象,而UI是由react components来决定的,这样就转变成location与components之间的同步问题。

    老浏览器的history: 主要通过hash来实现,对应createHashHistory

    高版本浏览器: 通过html5里面的history,对应createBrowserHistory

    node环境下: 主要存储在memeory里面,对应createMemoryHistory

    2.hash路由和broswer路由的区别

    3.浏览器缓存机制

       从缓存位置上来说分为四种,并且各自有优先级,当依次查 找 缓存且都没有命中的时候,才会去请求网络。

       Service Worker

        Memory Cache

        Disk Cache

       Push Cache

    1.Service Worker

    Service Worker 是运行在浏览器背后的独立线程,一般可以用来实现缓存功能。使用 Service Worker的话,传输协议必须为 HTTPS。因为 Service Worker 中涉及到请求拦截,所以必须使用 HTTPS 协议来保障安全。Service Worker 的缓存与浏览器其他内建的缓存机制不同,它可以让我们自由控制缓存哪些文件、如何匹配缓存、如何读取缓存,并且缓存是持续性的

    Service Worker 实现缓存功能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需要先注册 Service Worker,然后监听到 install 事件以后就可以缓存需要的文件,那么在下次用户访问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拦截请求的方式查询是否存在缓存,存在缓存的话就可以直接读取缓存文件,否则就去请求数据。

    当 Service Worker 没有命中缓存的时候,我们需要去调用 fetch 函数获取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在 Service Worker 命中缓存的话,会根据缓存查找优先级去查找数据。但是不管我们是从 Memory Cache 中还是从网络请求中获取的数据,浏览器都会显示我们是从 Service Worker 中获取的内容。

    2.Memory Cache

    Memory Cache 也就是内存中的缓存,主要包含的是当前中页面中已经抓取到的资源,例如页面上已经下载的样式、脚本、图片等。读取内存中的数据肯定比磁盘快,内存缓存虽然读取高效,可是缓存持续性很短,会随着进程的释放而释放。一旦我们关闭 Tab 页面,内存中的缓存也就被释放了

    那么既然内存缓存这么高效,我们是不是能让数据都存放在内存中呢?

    这是不可能的。计算机中的内存一定比硬盘容量小得多,操作系统需要精打细算内存的使用,所以能让我们使用的内存必然不多。

    当我们访问过页面以后,再次刷新页面,可以发现很多数据都来自于内存缓存

    内存缓存中有一块重要的缓存资源是preloader相关指令(例如<link rel="prefetch">)下载的资源。总所周知preloader的相关指令已经是页面优化的常见手段之一,它可以一边解析js/css文件,一边网络请求下一个资源。

    3.Disk Cache

    Disk Cache 也就是存储在硬盘中的缓存,读取速度慢点,但是什么都能存储到磁盘中,比之 Memory Cache 胜在容量和存储时效性上

    在所有浏览器缓存中,Disk Cache 覆盖面基本是最大的。它会根据 HTTP Herder 中的字段判断哪些资源需要缓存,哪些资源可以不请求直接使用,哪些资源已经过期需要重新请求。并且即使在跨站点的情况下,相同地址的资源一旦被硬盘缓存下来,就不会再次去请求数据。绝大部分的缓存都来自 Disk Cache,关于 HTTP 的协议头中的缓存字段,我们会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浏览器会把哪些文件丢进内存中?哪些丢进硬盘中?

    关于这点,网上说法不一,不过以下观点比较靠得住:

    对于大文件来说,大概率是不存储在内存中的,反之优先

    当前系统内存使用率高的话,文件优先存储进硬盘

    4.Push Cache

    Push Cache(推送缓存)是 HTTP/2 中的内容,当以上三种缓存都没有命中时,它才会被使用。它只在会话(Session)中存在,一旦会话结束就被释放,并且缓存时间也很短暂,在Chrome浏览器中只有5分钟左右,同时它也并非严格执行HTTP头中的缓存指令。

    Push Cache 在国内能够查到的资料很少,也是因为 HTTP/2 在国内不够普及。这里推荐阅读Jake Archibald的HTTP/2 push is tougher than I thought这篇文章,文章中的几个结论:

    所有的资源都能被推送,并且能够被缓存,但是 Edge 和 Safari 浏览器支持相对比较差

    可以推送 no-cache 和 no-store 的资源

    一旦连接被关闭,Push Cache 就被释放

    多个页面可以使用同一个HTTP/2的连接,也就可以使用同一个Push Cache。这主要还是依赖浏览器的实现而定,出于对性能的考虑,有的浏览器会对相同域名但不同的tab标签使用同一个HTTP连接。

    Push Cache 中的缓存只能被使用一次

    浏览器可以拒绝接受已经存在的资源推送

    你可以给其他域名推送资源

    如果以上四种缓存都没有命中的话,那么只能发起请求来获取资源了。

    那么为了性能上的考虑,大部分的接口都应该选择好缓存策略,通常浏览器缓存策略分为两种:强缓存和协商缓存,并且缓存策略都是通过设置 HTTP Header 来实现的

    强缓存:不会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直接从缓存中读取资源,在chrome控制台的Network选项中可以看到该请求返回200的状态码,并且Size显示from disk cache或from memory cache。强缓存可以通过设置两种 HTTP Header 实现:Expires 和 Cache-Control。

    1.Expires

    缓存过期时间,用来指定资源到期的时间,是服务器端的具体的时间点。也就是说,Expires=max-age + 请求时间,需要和Last-modified结合使用。Expires是Web服务器响应消息头字段,在响应http请求时告诉浏览器在过期时间前浏览器可以直接从浏览器缓存取数据,而无需再次请求。

    Expires 是 HTTP/1 的产物,受限于本地时间,如果修改了本地时间,可能会造成缓存失效。Expires: Wed, 22 Oct 2018 08:41:00 GMT表示资源会在 Wed, 22 Oct 2018 08:41:00 GMT 后过期,需要再次请求。

    2.Cache-Control

    在HTTP/1.1中,Cache-Control是最重要的规则,主要用于控制网页缓存。比如当Cache-Control:max-age=300时,则代表在这个请求正确返回时间(浏览器也会记录下来)的5分钟内再次加载资源,就会命中强缓存。

    3.Expires和Cache-Control两者对比

    其实这两者差别不大,区别就在于 Expires 是http1.0的产物,Cache-Control是http1.1的产物,两者同时存在的话,Cache-Control优先级高于Expires;在某些不支持HTTP1.1的环境下,Expires就会发挥用处。所以Expires其实是过时的产物,现阶段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兼容性的写法。

    强缓存判断是否缓存的依据来自于是否超出某个时间或者某个时间段,而不关心服务器端文件是否已经更新,这可能会导致加载文件不是服务器端最新的内容,那我们如何获知服务器端内容是否已经发生了更新呢?此时我们需要用到协商缓存策略。

    五、协商缓存

    协商缓存就是强制缓存失效后,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由服务器根据缓存标识决定是否使用缓存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协商缓存生效,返回304和Not Modified

    协商缓存失效,返回200和请求结果

    协商缓存可以通过设置两种 HTTP Header 实现:Last-Modified 和 ETag 。

    缓存机制

    强制缓存优先于协商缓存进行,若强制缓存(Expires和Cache-Control)生效则直接使用缓存,若不生效则进行协商缓存(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和Etag / If-None-Match),协商缓存由服务器决定是否使用缓存,若协商缓存失效,那么代表该请求的缓存失效,返回200,重新返回资源和缓存标识,再存入浏览器缓存中;生效则返回304,

    八、用户行为对浏览器缓存的影响

    所谓用户行为对浏览器缓存的影响,指的就是用户在浏览器如何操作时,会触发怎样的缓存策略。主要有 3 种:

    打开网页,地址栏输入地址: 查找 disk cache 中是否有匹配。如有则使用;如没有则发送网络请求。

    普通刷新 (F5):因为 TAB 并没有关闭,因此 memory cache 是可用的,会被优先使用(如果匹配的话)。其次才是 disk cache。

    强制刷新 (Ctrl + F5):浏览器不使用缓存,因此发送的请求头部均带有Cache-control: no-cache(为了兼容,还带了Pragma: no-cache),服务器直接返回 200 和最新内容。

    原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54cc04190252

    4.函数回流/重绘

    当浏览器重新渲染文档中的元素时需要 重新计算它们的位置和几何形状,我们称之为回流。回流会阻塞用户在浏览器中的操作,因此理解提升回流时间是非常有帮助的。

    你应该批量地触发回流或重绘,但是要节制地使用这些方法。尽量不处理DOM也很重要。可以使用DocumentFragment,一个轻量级的文档对象。你可以把它作为一种方法来提取文档树的一部分,或创建一个新的文档“片段”。与其不断地添加DOM节点,不如使用文档片段后只执行一次DOM插入操作,以避免过多的回流。

      例如,我们写一个函数给一个元素添加20个div。如果只是简单地每次append一个div到元素中,这会触发20次回流。

    function addDivs(element) {

      var div;

      for (var i = 0; i < 20; i ++) {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iv.innerHTML = 'Heya!';

        element.appendChild(div);

      }

    }

    源地址:http://www.cnblogs.com/Lee-ahao/p/9704482.html

    5.冒泡排序

    6.js异步加载

    1.defer:defer

    2.async:async(asynchronous)

    3.动态添加script

    .functionasyncLoaded(url,callBack){/*url为js的链接,callBack为url的js中的函数(该函数调用应该写到匿名函数中,如function(){console.log(div.getScrollOffset())})*/var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type = 'text/javascript';

        /*if else 这几句话必须要写到这位置处,不能放最后,因为if中js加载中script.readyState存在好几种状态,

        只有状态改变‘readystatechange’事件才会触发,但现在浏览器加载速度很快,当解析到该事件时JS有可能已经加载完,

        所以事件根本不会触发,所以要写到前面*/if(script.readystate){//兼容IEscript.onreadystatechange =function() {//状态改变事件才触发if(script.readyState == 'loaded' || script.readyState == 'complete'){   

                    callBack();

                    script.onreadystatechange =null;       

                }

            }

        }else{

            script.onload =function(e){

                callBack();

            }

        }       

        script.src = url;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5-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p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