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公号时,无意间刷到了一篇文章《黄峥四十》,文章开头就说到黄峥在40岁这年因拼多多股价暴涨,他的账面资产一度超过马云,成为仅次于马化腾的中国第二富豪。
这条夺人信息没有引起我的眼球注意,反倒是黄峥的大学信息让我多停了几秒。黄峥的大学母校是浙江大学。在我的印象中,清北交复才是各种璀璨人才的孵化地。马上我意识到,作为应试教育的80后,对于高考学校有很多狭隘的名校情结。我高中学习成绩不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对我是神一样的存在。而我也固执的认为对于普通人,读书是改变自己人生的唯一可行路径。
在我教育孩子时,会时不时的向孩子灌输这种理念,但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一次次的将我的理念冲垮。自家孩子是否有上顶尖牛校的基因?即使挤进了牛校,那他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吗?
我的高中闺蜜在北京一家美国软件公司做文职,她身边围绕着很多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她的描述中,这些人和我们一样落地生活,干着各自工作,日常的生活也不是神仙般令人艳羡,但是智商确实很高,学啥很快就会。
我所在公司学历比较好的是南大和天大的毕业生,和我同龄的这些人在高考录取时自带的名校光环突然消失了。他们和我一样要还房贷,工资也没比我高到离谱,生活质量大家都差不太多。相反,身边也有更多毕业学校一般,但是却把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
前几年网上有一个特别火的视频,一名36岁的高速收费员被要求裁员而大闹,她说我从一毕业就开始在这收费,我现在只会收费,什么都不会干,你让我下岗后我靠什么生活?
2019年北京甲骨文发布裁员时,有些被裁员工拉出横幅抗议,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已过37,这个年龄在软件行业已经很难再去获得一份高薪工作。
看看身边有些看起来还不错的人是因为本身的平台,如果离开了平台呢,后面细思极恐。
这些都让我在不停的反思到底如何培养孩子。
2020年因为疫情,在家办公的焦虑日子里,我开始了线上学习的路程,开始认真去读纸质书。因为这些动作让我对过去的学习和工作有了很大的认知提升。我也渐渐明白学生时代的学习不是靠刷题,成人世界里的能力提升在工作后依然可以通过努力而获得。
我一直觉得80后这代生活的很拧巴,从小被教育按部就班的升学找工作,结婚后被疯涨的房价裹挟,网络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没到中年,又开始焦虑未来职业如何走,因为35岁后,就业的道路越来越窄,而从小的被动教育和被动工作让我们缺少了很多主动创造的基因。
但是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被甩出去,所以我看看越来越多的妈妈开始各种副业耕耘,开始用各种新理念培养孩子。
在我看来,培养孩子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主动创造的能力。
孩子的成绩要关注,但更多的还是要去关注孩子背后的自我创造力、思考力、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目前觉得生活、工作需要用的技能和能力,也是孩子需要的。自己小时候听得最多话就是,没事,他长大后就会了,他长大后就懂了,这句话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孩子。
孩子终究也是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培养孩子,就要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帮助他设立成长目标,培养成长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