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读书
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废掉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是让她只有“一技

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废掉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是让她只有“一技

作者: 职业瓶颈导师赵默 | 来源:发表于2019-05-23 17:02 被阅读51次

前 记: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真相:

你当下的职业,并不能带给你你想要的生活,你仿佛离你的初心越来越远,随着价值感渐渐丧失后,你不得不思考一个沉重的现实,那就是:

你的后半生,到底要依靠什么,去安身立命?

最近,腾讯理财通、腾讯金融科技智库、腾讯网企鹅智库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刷新了我们的眼球,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人数比例仅为22.44%,竟不足三成。

工作十年,想必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当薪水无法满足高额的开支,后半生究竟怎样安稳度过呢?

所有的问题回归到一点,那就是增值力,今天带领大家探寻一位十年老编背后的心酸历程和增值之路,走出而立之年的尴尬。

01

来访者vivi是一家她们当地报社的编辑,非常着急的前来寻求指引新的职业方向。

我翻阅了下她的履历:vivi,34岁,10年前新闻系毕业于南方知名传媒院校,也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被一家知名报社所聘用,高学历,专业科班出身,知名报社,看似没有什么职业盲点,她的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赵老师,我快35岁了,我感觉自己失败极了,工作十年,薪水却只有6000,都不够房贷车贷什么的,更别提教育赡养费什么的,虽另一半也在承担,但是他们经营效益也在下滑,所以明显杯水车薪啊。”

从她的话语中,我非常能够理解,她当下陷进了经济危机的窘境,但是问题的背后是十年她经历了什么?我缓缓的问她道:

”现在生活水平确实在逐步上升,十年的时间你有思考过怎样去改善当下的财务状况呢?

她楞了一下,进一步缓缓提及:”刚去的时候薪水挺有竞争力的,身边很多觉得我的工作非常体面光鲜,正儿八经的文化者,但是工作基本就是搜索线索,安排记者采访,催稿,组稿,编辑,上线等等,本来想着图一份安稳,不知不觉十年就过去了,中间因为工龄涨了2次,后面报社的效益逐年下降,基本上没有发展的空间,可是我现在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

说完,她渐渐的低下头,陷进沉思。

02

对vivi的情况进行诊断和排查后,我需要给她重新梳理新的定位,但是在职业定位之前,先来打通她当下的3个纠结点:

1)工作10年,薪水却毫无竞争力

vivi提及在报社的这十年,薪资只涨过两次,勉强刚涨到6000元,在他们当地这家报社,每个职位都非常稳定,基本可以从年轻气盛做到头发花白,想要依靠升职基本是不可能。

职业特性:可以了解到,她的职位处于“边缘性”特征,价值含量不高,极易被复制,这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一直是处于较低的薪资水平。

2)职业负增长,前路迷茫

vivi提及她当下的职业技能放在市场,几乎格格不入,前段时间,她尝试着投递简历,提交作品的时候,对方回复提到:“毫无创新,过于死板”

职业出路:对于她当下的技能,显然无法满足当下众口难调的时代,需求上无法满足市场的调性,她的技能也会面临淘汰。

3)家庭财务危机,无力抵抗

vivi提及这几年物价水平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薪资水平,由于有了孩子以后,高昂的教育和抚养费用简直是杯水车薪。

财务紧缩: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十年前房价稳定,但是当下消费力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十年前的薪水在当下去消费,就好比拿清朝铜钱换美元,结果是很快就消费殆尽,只有重新开辟新的管道。

03

vivi的案例由于沉积时间过久,不仅需要从内去一一梳理,不单单是定位,还需要培养她对未来的信心,随着咨询的深入,我给与了她三点初步建议:

1)拓宽自身的眼界,不要做井底之蛙

其实,你会发现,厉害的人和平庸的人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眼界的宽窄,目光的长短!

vivi提及十年来,她的圈子只有她们的报社,她基本没有接触过外部的市场,人群的喜好等等,她一概不知。

这些源于她内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价值观,她的过往学生时代也是勤学苦念才获得成功,可是放在职业上,完全不受用。

我鼓励她放下脑海中设立的那个限制,也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错误思维,当下竞争非常激烈,尝试开拓自己的眼界,了解当下新媒体的广阔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2)挖掘自身增值技能,破除拖延症

我们知道每一份职业都有存在的价值,但是一份职业十年以后,依旧原地踏步,陷进负增长,你需要反思一下:

“这份职业真的适合你吗?”

她也想过要离开,但是由于骨子里的拖延症,这也是我们人性里非常真实的一面,遇到挫折,有畏难情绪,就不了了之,和vivi的交谈后,我发现她的表达思路很清晰,逻辑比较强,自知能力还不错,最主要的是培养她核心的增值技能。

拖延的本质还是行为惯性,我鼓励她除了编辑工作以外,多思考下自己隐藏的其他能力,做自己擅长的职业才会破除拖延的习惯。

3)增加多元收入,抵御家庭财务风险

多元收入是当下非常流行的新名词,这里指的多元不仅仅是一份兼职的薪水,更多是一份应对未来的底气:

在物价节节攀升的当下,我鼓励她先求生存再发展,不要轻易考虑离职,先培养自身的新技能,才是头等大事。

vivi回想到自己的一件往事,她以前大学兼职做过产品销售,在那次产品销售会上,她完成的业绩竟比其他同学多出3倍。

vivi提及的时候,双眼带光,潜能被激发的时候,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她的性格偏社会型,交谈过程中思辨能力很强,非常喜欢和人沟通和交流,另外一个层次,她的文字功底比较扎实,运作流程比较精通,但是编辑岗完全没有激发她的潜能,我给到的建议是:“新媒体运营”。

当然前期建议从兼职做起,向行业内新媒体精英去学习和交流,刚开始不要考虑薪资,更多是增强自己的运营技能,以全盘的运营观,慢慢拆解具体的运营步骤,实现产品的势能增长。

这条道路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学习,但是这是一条增值并且适合她特质的职业,也是未来行业的趋势。

咨询结束后,她的双眼闪耀出异常的光辉,我能感受这将是她后半生的新起点。

“成熟意味着看到差异,但又意识到差异并不重要。”——特德·姜

赵默说之后记:不要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用垂怜的声音与世界对话,不要因暂时的生活窘迫,而放弃了美好的职业理想,一个人只要永远高昂着不屈的头颅,那么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作者简介:赵默,公众号:xinguanjiash,若悦咨询创始人,前500强公司十年HRD,BCC职业规划教练,企业瓶颈赋能教练,资深职业瓶颈导师,NLP执行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用文字的力量帮助职场人士突破自我设限,成就职业巅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业瓶颈规划师赵默解析:废掉一个人最可怕的方式,是让她只有“一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hub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