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里前端工作小结
自从小组的前端负责人离职后,自己就承担了小组前端的任务。包括前端基础技术的选型,工程环境搭建,了解前端相关知识的发展方向,结合前端技术发展对小组前端业务进行调整和提出相应的方案,分配安排前端任务。
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前端的负责,感觉平时感觉有点忙,对前端的整体业务都没有总结,在周末之余,加个班个人对小组前端工作做个简单的小结。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就目前组里工作任务来看,前端工作主要存在于这么几个方面:
之前项目的维护修改增加需求,
开发新项目的管理后台,
负责对外的前端呈现方式(web端,公众号,小程序)。
之前的项目维护
在维护之前项目的时候普遍存在相关的问题,需要了解之前采用的相关技术,同时了解当时的业务场景。这个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由于这些原因对于一个新融入的人员来说,最好能够参考该项目的之前保留的相关文件,(项目背景,需求文档,所服务的相关方)通过这些来了解整体项目流程和背景。保留相关的技术说明文档(说明其中所用的技术,框架,当时所用的工具)。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作为正常的新人员是可以初步融入到这个项目中的,这些情况一般是在没有相关人员引导的情况下。如果在又较为熟悉该项目的人员进行引导的基础上,项目文档的健全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裁剪。
管理后台的构建
暂时了解的可以快速构建后台的几种方法
1管理后台统一化,包括规划的整体布局结构,页面风格,常规的操作流程,常规的列表风格,
为了提高管理后台的整体开发效率,将各自的模块解耦,抽离出通用模块,在抽离出通用的模块的时候,同时要将数据格式化,在不同的系统开发中,可能会用到相同的模块,不过各个系统的数据格式有所差异,造成通用模块的不可复用,或者需要修改模块的部分,造成了前端开发效率的下降。
在符合格式的数据下,复用通用模块,来配置后台。这些模块的通常是一些功能模块。
2系统的之间的对接,在整体的业务流程下,我们采用系统之间的对接,首先考虑将各个项目的相同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中,然后在为不同项目的不同业务分离出子系统,当然该子系统应该归属于当前系统的一个工程下,不要将其拆分其他工程,只是对整个前端系统管理而言,不涉及后台的整体业务逻辑。这样前端构建新项目的时候就只需搭建工程构建这个项目的特定业务功能。
以上这两种办法都是对前端构建管理后台的效率进行提高,减少自身开发工作量。
3.利用类似阿里飞冰(iceworks)的开源工具,来转移前端开发的任务,将其工作任务转移给后端开发者和相关的后台需求用户,在需求用户和后端开发者共同参考的情况下设计并开发配置管理后台。在这种模式里前端人员可以不用参与。前端人员可以抽离出来处理对外部的业务场景和用户体验效果处理。
对外业务处理
对外可增加的新体验类型,(这里只是选择小组较为适合的技术)
1.pwa移动端基于浏览器,渐进式的网页应用程序(pwa)这个技术是google于2015年提出,在2016年6开始推广,
特点:可靠(reliable),快速(fast),可参与的(engaging)
可靠:用户从手机主屏幕启动时,不用考虑网络的状态是如何,都可以立即加载pwa
快速:pwa基于Service Worker能够对所在scope的内容进行缓存,因此可以快速加载资源
可参与:pwa可以添加到用户的主屏幕上,不用从应用商店下载,通过manifest 文件的配置提供类似app的体验,同时可以进行推送通知增加用户的留存率。
更为详细的信息可查找资料,还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框架可以引用(百度lavas)
2.小程序的建设:
由于小程序的建设需要申请,审核,修改版本等过程整个流程人工处理比较麻烦,不能够自动化,为了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配置小程序的整个流程,自己开发第三方平台,申请的小程序并授权给第三方平台。有第三方平台统一处理小程序的整体流程,这样就不需要小程序管理员每次都要操作小程序的流程。
小程序开发,基于第三方平台,开发第三方平台的小程序模板,提交模板到公开平台,在第三方平台管理小程序模板,为每个小程序配置相应的模板,然后自动发布小程序,形成一键启动开发小程序。
任务分配安排
对于这个任务分配,自己之前就不是很了解,应该是不了解整体项目的相关流程,只是为了做好自己所知道的工作。为了更好的了解整个项目,从而分配工作任务,自己学习了一下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知道了解一个项目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知道一个项目可以分为那几个过程,我们要参与那几个过程,然后在在每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为了更好的了解这项问题,自己了解了pmp,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现在不谈自己对pmp的理解,只是较为简单的说自己在前端任务分配中用参考并且用到了哪些知识,希望自己在以后对pmp有了更多的了解后,谈一下对pmp的心得)。
1.项目启动阶段,了解项目的目的,服务对象和自己所可能遇到的相关方。
2.规划阶段,收集前端业务需求,明确需求,评价分许需求,作出风险预测,分解工作形成工作任务包,分配工作责任人。
3.执行阶段,考虑所选技术,构建工程应用,在执行阶段往往也是问题暴露阶段,当然需要对规划阶段的工作作出调整,可能涉及到重新规划。
4.控制阶段,其实这个阶段包含在了执行阶段,一定时间对前端分配的任务进行进度跟踪,当然可能会有需求的变更,这是一般自己会参与对需求的分析,然后根据目前的人员所负责的任务进行分配。这个阶段还有的问题就是质量的保证,虽然质量测试任务不是我们完成,但是要保证质量问题尽可能的减少和不重复出现。
5.收尾阶段,提交前端任务,整理前端遇到的相关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方案,(包括之前的技术选型和工程应用)。
以上这些就是自己在负责小组前端任务的一些概括。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更多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