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原本就是一场进化的奇迹。
这本书中科学家的研究用了无数的可能和也许,读完大脑中似乎没有一个完全肯定的结论,这似乎有点令我抓狂,但“是”或“否”只是生命的两极,唯一能确定的是,整个宇宙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混乱无序中。还有一种确定就是:百万年来人类的生命都毫不例外地走向死亡,我们活着、我们健康,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不确定了解得越多,就越确定生命是一场奇迹。
后半部分:人类与微生物、人类基因库探秘、甲基和表征遗传
人类与弓形虫科学家的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猫奴,撸猫乐趣虽多,却存在感染弓形虫的隐患。一些关于弓形虫感染的样本表示不同性别感染弓形虫表现不同,比如感染女性会比没有感染的更喜欢买衣服,同时具有更多的吸引力,更随和,朋友也会更多,但也更加不值得信任,作者还称这样的女性更容易与多名男性发生关系。男性感染则不同,他们会变得不爱打扮、不修边幅,不合群,也更喜欢打架斗殴。与此同时也更容易猜疑和嫉妒,并且不太愿意遵守规则。
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科学家有时候也容易上头:比如为了证明感染弓形虫可能导致溃疡,一位叫巴里·马歇尔医生竟然亲自吞下细菌,然后用自己身上的溃疡让曾经质疑和反驳他的“专家”们相信确有此事。他和他的同事J.罗宾·沃伦也因此获得了200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人类文化中存在一种近乎普遍的本能反应,那就是对外来者的恐惧心理,它有一个正式的学名叫作“惧外恐惧症”。惧外恐惧症的根源可能是某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即保护自己的群体免受包括传染病在内的外部威胁,确保他们能够健康生活、繁衍生息。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人性也许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高等生物的奇特现象,它或许只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延伸。就在人类不屈服于本能,努力战胜它的过程中,人性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眼斑龙虾的进化令我惊奇,它竟可以在族群中那些感染传染病的同伴还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的时候就觉察出来,提早离开同穴保护自己。如果人类也能进化出这一技能,传染病在现在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进化以求幸免于疾病,而所有的病原体也在和我们一起不断进化着。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怎么应对呢?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影响病原体进化的方式,使其丧失毒力。其基本理论大概是通过阻断不需要人类参与的传播方式,然后所有的进化压力就都会突然朝着保证人类宿主能够行动自如的方向发展。比如通过保护水源影响霍乱病原体的进化。
想想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今天,专家建议我们做好隔离,也是在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能力,从进化压力的方向来干扰它往更强的毒力进化的可能。所以不要到处跑,不要给病毒的进化提供便利条件。
关于人类基因库的探秘者这一部分,让我对人类基因疗法和人类生物医学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从免疫系统的角度来说,母乳喂养令婴儿收益多多。婴儿出生时抗体的数量非常少,所以他们的免疫系统必须超速运转,而母乳中含有一些母亲的抗体,这些抗体在婴儿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转之前,可以起到暂时的被动免疫接种的作用,从而可以预防感染。
而且人类很大一部分比例的DNA都与病毒有关。包括跳动基因在内,令我们深恶痛绝的病毒,正是我们的祖先。
甚至之前被科学家称为“垃圾DNA”(不参与基因编码)的片段,都或许为我们的进化提供了遗传密码,使我们远离那些“毛茸茸的表亲”,进化成为更高级的生物。这也意味着病毒可能已经通过那个遗传密码感染了我们。
至于甲基化和表观遗传学,更是基因疗法的宝藏,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挖掘。比如通过传递正确的表观遗传信号,我们就可以拥有更健康、更聪明、适应能力更强的宝宝。随着知识的日渐丰富,总有一天,甚至是在宝宝出生之后,我们或许也能够抑制以有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基因,或者将已经关闭的有用的基因重新打开。
关于甲基化的一个实验:母鼠分娩后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对初生幼鼠关注程度的不同,对幼鼠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受到母亲温柔舔舐爱抚的幼鼠最终长成了自信的大鼠,它们相对从容淡定,也更善于应对突发状况;而被母亲忽略的幼鼠长大以后却变得“神经兮兮”,往往对陌生环境充满警惧。母亲温柔的关爱以某种方式触发了甲基化标记物的去除,改变动物遗传密码的表达,不禁开始让人赞叹生命的奇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