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

作者: 霖大说 | 来源:发表于2020-10-17 00:41 被阅读0次

由于机器学习的盛行,通过搜素引擎的推送,人们越来越容易得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与资讯。因为计算机会按照我们的兴趣喜好做出筛选,比如,一旦你搜索了包包,就会有无数个类似的包包出现在你浏览的各个大大小小的网站。原来计算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在我们做出任何选择之前,它们已经知道该如何安排后续的操作。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内容将永远被屏蔽,更有甚者,我们不知道这些信息的存在。或许并非完全是人为因素,信息于信息之间的壁垒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铸造而成。

同样地,人也因为其自身的社会学属性,越来越喜欢给自己和他人标注(tag),直男、富二代、绿茶、书呆子,驴友...有了这些标注,更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更快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而,再利用这些标注,创建朋友圈子,并不断扩展。最终的结果是:在圈子里的你我,或许因为爱好,或许因为个性,总是那么有默契;如果某人不在这个圈子,那么无论他做什么都不能取得信任,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过多的交集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你认为传统是精华,我觉得现代是创新;你坚持集体主义、民族化,我维护自由主义,全球化;你向右,我向左。。。我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相似度从计算机的判断保准,也变成了我们交友的充分条件。可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真的就应该被屏蔽吗?难道必须二之选其一?

允许不同(异类)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一种进步的象征。计算机技术在发明初始是为了更快更广地了解世界。以前的研究学者会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阅读文献,而现在只需要几秒钟,输入词条就会出现上百万条相关的信息,极大的提高了效率。或正或反的观点对于全面地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当时的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但是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也正是这样“异常”的声音从而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

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多年的我们,自然知道两极化存在很多弊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掸掸古训上的灰尘,让我们从拥抱不同的政治见解,倾听相反的观点想法开始,求同存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同?存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bd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