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风化雨忆恩师

春风化雨忆恩师

作者: 西岭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12:18 被阅读680次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先生这句通俗的哲理名言成为王老师激励寒门学子的"家常菜"、座右铭。

        他就是我心目中才华横溢、超凡脱俗、个性鲜明的启蒙老师——我的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王榜元。

春风化雨忆恩师

                    (中间左四为王榜元老师)

      本该1985年小学毕业的我,因为贪玩,首次乡中招生折戟沉沙,只能复习一年,来年再考。期间1986年的春节前夕,父亲带着我来到了本村在乡中任教的王榜元老师家。其时,长方形的石板四合院中,一张桌子、一方砚台中间摆就,一个中等个子、浓眉虎目的红脸老师,手握毛笔,正在书写春联。手腕运转之间,龙飞凤舞,一气呵成。他语言简洁明快,说话铿锵有力,极具感染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一他就是王榜元老师。“乡中老师不同凡响”,因此,我立下了发奋学习、志读乡中的志愿。

        苍天不负有心人。一年的辛苦之后,1986年的8月,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乡中,童年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更为欣喜的是,王榜元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班语文课,我的青春将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扬帆启航。我们班的寝室紧挨着王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老乡之情深化成了师生之谊。

        在那个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年代,父母亲经常让王老师给我捎“干粮”。记得有一次,去他办公室取干粮,他用普通话笑着说:“你妈蒸的馍一定特别好吃一一不,你‘娘’蒸的馍一定很好吃!”他幽默风趣的谈吐、殷切真诚的笑容,使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说不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因为一件琐事,我和一个同学在寝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影响了其他同学晚上的休息。王老师了解情况后,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没有因为老乡关系而偏袒半分。他这种公正无私、爱憎分明的品格,深深地影响着我。

春风化雨忆恩师

        当时的王老师40多岁,无论是讲课还是开班会,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杀伐果断,字正腔圆——激情处声音高亢,声震屋瓦,掷地有声;憎恨处横眉立目,眼扫班级如卷席,使人不寒而栗;喜悦处眉飞色舞,声如春风款款、杨柳拂面,手舞足蹈如顽童一般的天真无邪。

        一首毛泽东的《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百年魔怪”处双眉紧皱,饱含嫉恶如仇的情绪;“雄鸡一唱天下白”处深情豪迈、激情宣泄,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在王老师抑扬顿挫的特色诵读声中,开启了我们初中语文的学习生涯。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王老师带我们到附近的瓜果园地,讲解演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实际场景,讲者娓娓动听,听者如痴如醉,场景和语句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在初中一年级语文竞赛中,有“不必说……也不必说……的”仿写句,我得了第一名,对农村的孩子来讲,这真是莫大的鼓励呀。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王老师讲解的经典篇目。“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是不需要看的:但见他虎目圆睁,双手握拳,三拳打在镇关西的身上,油盐铺酸甜苦辣都冒了出来。一会儿鲁提辖,一会儿镇关西,或高亢激昂处乐器铺锣鼓铙钹一齐响,或内心活动处窃窃私语,完全把我们学生带进了一个行义尚善的世界。对王老师来说,有时讲台也是舞台,课堂就是一个声情并茂、绘声绘色绘形的评书场。

        “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王老师的书法,也是我们学校乃至全乡的一绝。他的字笔势雄奇,姿态横生,或劲健或婉转,或如婀娜窈窕的美人,或如矫健勇猛的壮士,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那是经年累月的象征,是人品的最高见证,是我们学生竞相模仿的偶像。直到现在,我们村戏曲舞台墙壁上的《戏曲人生》,下燕科学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王老师留下的墨宝,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书写的是人品,领航的是人生。

春风化雨忆恩师

(王老师写在家乡戏台和家中墙壁上的书法作品)

      “一腔热血铸杏坛,双手浇开幸福花”,在我们初中毕业20年的聚会上,王老师兴之所至,欣然题词,笔走龙蛇处,“路在脚下”立就,一首《敢问路在何方》随之唱起,悠扬的歌声回响在大厅内,回荡在每一个学子的心间,鲜花、彩灯、掌声、泪水一股脑儿应声而来。

        是的,王老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我们音乐方面的启蒙大师。在少有乐器的中学时代,他脚踏风琴,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唱《敢问路在何方》《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故乡》等内涵丰富、旋律悠扬的歌曲。动听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也震荡启迪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给一个个干涸的灵魂以艺术的滋润,开启了学子们广阔的人生道路。“绚丽的彩灯辉映着满堂笑脸,真挚的祝福化作歌声扬!”,他的歌声永远是那么的经典,他的指挥、他的动作也经典地定格在我们同学们靓丽的青春岁月!

        上课之余,我们还常常和王老师切磋乒乓球技艺,他的球技炉火纯青,在东岗镇堪称一流。在东岗一中有一个流传最经典的段子,就是王老师和魏会生老师两人之间的一场乒乓球大战,魏老师连续扣杀十八板,王老师连续回扣十八板,最后结果到底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了。在我们的心目中,王老师已经成为神一样的存在,“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此,开启了我们的乒乓球之旅;由此,种下了我们热爱乒乓球的根。

春风化雨忆恩师

        王老师还是篮球动场上的健将,矫健的步伐、昂扬的身姿、标准的三分投篮动作,是运动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他像一股风、一道闪电,穿插挪移在前后场。在上场的一刹那,总能出奇制胜,扭转乾坤,力挽大厦于将顷。他高声呐喊,像一个斗士,像一只暴风雨中的高傲的海燕,组织引领着赛场上的形势。

        而后,王老师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过东岗中学的主任,下燕科、上燕科学校的校长,继续在新的工作领域创造全新的篇章。奋蹄不息拓荒牛,躬耕教坛三十春,为教一地、造福一方,桃李不语、下自成蹊。即使是在退休之后,王老师依然以他的一己之力,以书法的形式福泽桑梓,表达着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家乡父老的深情。

        “师者从此少一人,大地再无王榜元”。2016年的春天,桃红柳绿,百花争艳,王老师与疾病抗争六年之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无愧无悔的世界。“师已不幸离人世,学若有难可问谁?”江河呜咽,大地悲歌!

        王老师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靠着过人的学识、胆识探索出了一条求学为师之路,引领着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他嫉恶如仇、豪放直爽的性格,影响着学子们的性格品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指引着他们的人生之路。他乐观自信,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激水三千里"的豪迈气概和创新精神完善着自己的教育人生。王老师意气风发、才情横溢,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独树一帜,彰显着自己对人生炽热的理解与爱恋,种下了学子们对生活热爱的根,开启了他们广阔的人生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数百里万宝山兮松涛阵阵,吾将上下求索于十一中校园兮书声琅琅,王老师高坐杏坛,阶下贤人三千,抚琴高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相关文章

  • 春风化雨忆恩师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先生这句通俗的哲理名言成为王老师激励寒门学子的"家常菜"、...

  • 忆恩师

    忆 恩 师 恩师林克健先生,是我小学时的数学兼音乐课老师,当时已有五十出头,高高的个头,黑黑的皮肤,看上去很精神,...

  • 忆恩师

    六年时光似飞箭,谆谆教诲终难忘。 若有出人头地时,定将师恩加倍还。

  • 忆恩师

    师魂已铭千古字, 后生方写人间诗。 终其一生成正果, 德高范出誉桑梓。 我辈仰望先贤帜, 步作后尘不及趾。 今亦老...

  • 忆恩师

    在那个和现在一样草木茂盛的夏天 你用一根绳索把生命的休止符永远定格在那一年 不知道你为什么厌倦了尘世生无可恋 作为...

  • 忆恩师

    三十几年前,由于父亲调动我们全家迁到西北一个边陲小镇。且不说那里环境恶劣,只单单就学已让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叫苦...

  • 忆恩师

    说起恩师,在我不算长的人生中很幸运地拥有许多,不过我最早想起的是他。“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反反复复诵读这...

  • 忆恩师

    说出来惭愧,我没上过高中和大学,这使我的人生似乎也缺失了一些精彩,多了一些遗憾。我是从初中直接考了一所师范...

  • 【忆恩师】

    (2015年9月10日我写的一篇旧文,今日重读仍有感触) 从懵懂少年到如今身为人师,我奉受过无数恩师的点拨与启迪,...

  • 忆恩师

    昨天晚上,同学群里不由自主的聊起了初中的英语老师---贺老师!一瞬间,记忆的闸门回到了十九年前,如果无人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风化雨忆恩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ha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