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构建了知识体系的人学习更快更好
为什么有的人听一场分享就立刻可以转化成自己的新知识,而有的小伙伴只是做了一下笔记,然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学到什么?读书也存在一样的情况,有些人读完一本书,不仅能读懂,还能讲出来与人分享,甚至能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已经建立的知识架构进行补充和修订,并且能很快地应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同样是读书,难道为什么就会差那么远呢?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知识架构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构筑和完善自有的知识体系的。也就有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就提出了,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里表征得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虽然你不一定能明确告诉你的知识架构和体系是什么,但是每当你更换新的知识,发现它比你原来的理解更优的话,你会替换掉旧知识。就如学习快速阅读一样,原来你认为逐字阅读是有利于理解的方式,现在你发现越来读得更快,理解得更好,这个过程就是构建新知识体系的过程。
就如图里面所示,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知识的时候,我们会基于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对这块知识的认知,对新知识进行判断和甄别,如果发现新知识优于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我就会完成知识更新。当然这种更新不是像一块砖头一样直接替换,这个过程可能有截取、筛选、迁移等改造动作。
但是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知识基础呢?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把基础知识建立起来才能很好地理解新知识。这个时候你的学习过程就会慢很多。
这个构建的过程是阶梯式的,《精进》的作者采铜老师就提出过高级知识管理的阶梯。
包括了五个阶梯,最底层最基础的是储存,第二个台阶是提取,第三个台阶是洞察,第四个台阶是建构,第五个台阶是重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