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总是认为自己无比正确的笨蛋是最难对付的。”这句话是全书最精彩的“书之眼”。我再补充一句:“一个总是认为自己无比正确的人一定是个笨蛋。”此话可对照希腊大哲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张声雄老所长讲过一段趣话:“人大致分以下几种:第一种,不唤自醒;第二种,一唤就醒;第三种,三唤才醒;还有最后一种,久唤不醒。”周濂谓之“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最可怕的一种人是伟光正: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一旦感染此病基本上就是绝症,唯有一种药能治——不可救药。
《傻瓜的围墙》在日本畅销五百万册。作者养老孟司,著名脑科学家、作家,东京大学医学院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全书围绕“人与人之间为什么难以沟通?”展开探讨。毫不夸张的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沟通史。从远古时代的“巴别塔”开始,人类依靠沟通建立了光彩夺目的地球文明。简直无法设想,如果没有有效的交流,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沟通是我多年主力研究讲授的课程之一,在青大商学院给研究生连讲五天,若要撒开了写至少十万字以上吧,在此只介绍本书的几个有趣有启发的观点,略作探讨。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人是不停地变化着。”虽然这个观点算不上什么惊人之语,但是反问我们自己,在日常人际交流沟通之中,是不是经常误以为人是静止不变的?比如只能接受孩子乖乖听话,无法容忍叛逆期的人格独立?喜欢别人对我温情脉脉,讨厌对我挑剔批评?一厢情愿的认为感情天长地久,无法理解别人内心的隐秘角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事实上没有一件事物、没有一个人是永恒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才是事实真相。易经所谓“三易”:不易、简易、变易。变化是万物的永恒法则,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寻求永恒不变就是很多痛苦的来源。深刻的体认这种无论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变化,就是领悟无常。无常的含义远不止此,也并非是不好的意思,想想看,如果没有无常,你的烦恼岂不是永远无法消失?病痛也会如影随形?所以,善易者不卜,因为根本无法准确预测无常的变化莫测。如果一定要说算得准,只有一个:大家都是死路一条。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早晚都得挂。尤其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自己的心念与行为,算命这一套对于他们更是无能为力。
作者还强调:“沟通不是说说就能明白的。”沟通难,难于上青天。沟通学第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如果不需要考虑成本,那无论花多久时间用于沟通都是不够的。纵然你是语言天才、演讲大师,只要一旦诉诸于语言文字,就一定会产生歧义和异议,这是语言文字本身的既有属性,不可能改变,除非像《阿凡达》中用辫子联结直接读取对方的思想,或者像《我的神啊》电影中那个外星人所说他们星球上的人都是直接用心灵意念沟通。比如我现在正在写而你正在看的这一段话,至少有两点:其一,我始终没办法把我全部的意思都写明白;其二,每个人看到的理解的都会因人而异。正如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各不相同的哈姆雷特。
作者还认为:“人与人之间要达成完全的理解是不可能的。”误解是常态,理解是变态,所以,理解万岁!如果理解轻而易举,就不会有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知音难觅。从沟通的角度来看,人也是注定孤独的。“你懂得”只是相对“你不懂”而言。没有人能够完整的明白你的心意,这是依靠包括肢体语言在内的语言交流命中注定的宿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能为力,这恰恰表示沟通是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可以提高的。同时,也更加证明大家学一点分析哲学中的语义分析多么重要。
“墙”的文化意象非常丰富,萨特的小说《墙》(很棒),平克·佛洛依德的音乐巨作《迷墙》,回头再和大家细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