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是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有种电影,笑点和哭点已经被设计好了,最好是冰火两重天那种,让观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在被动观影下丧失了沉浸感。说这不是好电影吧,明明自己没有耍手机,也哭了笑了;说这是好电影吧,却无处不是套路,仿佛哪儿都能看到导演的影子,指手画脚的,生怕你没get到他的点。
《人生大事》便是疫情后一部这样难以评述的电影。那个小演员可真是灵气逼人,在我这里,她是这部电影的全部价值所在。
演技在线,而剧本不入流,偏偏宣传片打着“人生大事”的大旗,试图对“死亡”这个主题进行探索和诠释。实际上,这就是一部亲情片,所以影片坏就坏在想要表现的主题太多了。而叙事节奏相当快,一个意外接一个意外,手法却有些单一,基本靠三哥打电话推动。
过于紧张的节奏强化了娱乐性,到了最后以天降亲妈差点崩盘。如果仅从小文的视觉出发,了解死亡、离去、生存、和解这一个生命的走向,影片将会呈现出更宏大的命题,一个让观众主动去感悟的命题。
疫情后的电影都是一水儿的难看,没一部是利用疫情停摆期而沉淀出来的作品。《人生大事》算是及格吧。
从电影院出来,总觉得没能得到满足,差点意思,于是我忍不住又复习了一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仅有的一个主题,仅有的一个冲突,导演、剧本、运镜、舞美、意象、演技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记忆和现在、虚幻和真实的重组空间,令观众切身体会阿兹海默症老人的心理状态,体味其家人矛盾和挣扎的苦痛。
“打动人心”,而非“调动情绪”,我始终相信这才是电影真正的生命力所在。《人生大事》调动了我的情绪,我仿佛能看到导演和编剧那张“你是不是被我们感动了?!”自我满足的脸。
人艺的徐昂说:“有的故事你读完,就已经止于这个故事,它写的非常精确,但无法构成想象和误读。”
我喜欢那种可以被多重解释以及不怕被误读的故事和电影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