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
为什么有些小孩子会干出很残忍的事情,长大了却不会了?
比如虐待小动物,用针管注水进蚕身体里,然后再把水连带蚕的内脏全部抽出来;不给家养的松鼠喂吃的,然后把养松鼠的笼子一直转,看松鼠能连着跑多久等等。但孩子长大后是个正常人,没有虐待等阴暗心理,心地也很善良,也很爱护小动物。这是为什么呢?(上述的是小女孩做出来的,年纪已经到了11岁左右。)
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孩子做出残忍的事情,通常原因有三:①内心攻击性的外显;②对大自然的强烈好奇心;③渴望得到长久的陪伴。
1.内心攻击性的外显
最近刚好在读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著作《孩子与恶》,里面就有关于这方面内容的阐述:
现在的教师和父母总是致力于制造出一些”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恶“,结果反而可能召来更严重的”恶“,犯下很多过失。而这种过失的牺牲者,永远是孩子。 要想成长为一个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小的时候反倒要玩一些杀呀、砍呀的游戏,捏死些虫子什么的。通过这些,才能实际感受到和平是什么,杀戮是什么。这些经验都是必要的。
通常来说,大人们都喜欢阳光、淳朴、活泼的孩子,特别忌讳孩子发怒、悲伤等等。“不许哭”、”不可以发火“,逼着孩子随时随地保持表面上的阳光灿烂、开朗快乐。孩子们只能努力压抑自己的本心,把大人们不喜欢看到的那一面隐藏起来,等到没人的时候,对着植物、动物、物品使劲发泄。
插图来自《加油!癞蛤蟆!》可是孩子要成长,哭很重要,发火也很重要。这就好比地球上的天气,倘若一直是晴天,那庄稼都要枯萎了,小动物们也要饿死了。只有好好体会人应该有的所有感情,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所以,大人们面对孩子时,可以有一些自然的发怒、悲伤、挫败等情感流露,不需要时时刻刻把自己伪装、打造成全知全能的家长形象。也应该允许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情感表达,这样才能与孩子建立健康鲜活的家庭关系。
当孩子的攻击性蓬勃高涨时,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是个不错的选择。体育运动的好处在于,有比赛规则做屏障,在这个屏障的保护下,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攻击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需要持续不懈地练习,而不是单纯使用蛮劲。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攻击性了。
2.对大自然的强烈好奇心和渴望持久陪伴
小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管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对外界环境中的各种生物;他们又有强烈的物权意识和占有欲,”被我抓到了就是我的,不能随便放走。”
《你不知道的大自然》中,孩子往鼻涕虫身上倒盐为了让蜻蜓始终留在身边,孩子会撕去蜻蜓的翅膀,让蜻蜓丧失飞行和捕猎的能力;为了不让蝗虫从手里跳走,孩子会卸下蝗虫的后腿,让蝗虫失去远距离跳跃的能力;为了验证盐分撒在鼻涕虫身上究竟有何反应,孩子会撒大把大把的盐在鼻涕虫身上,然后看着鼻涕虫在地上痛苦挣扎;为了查看壁虎遇到危险时是否真的会断尾,孩子会用鞋子狠狠踩住壁虎的尾巴,不让它有除断尾之外的其他机会逃脱;为了不让美丽的萤火虫飞走,孩子会把萤火虫装在密闭的透明容器里欣赏,直到萤火虫们因为缺氧而死去……
河合隼雄说,任何一个人都体验过某种意义上的恶。体验过这样的恶,经历过各种形式的锻炼,孩子才会慢慢地长大成人。
以生活中特别常见的鼻涕虫为例。很多孩子不喜欢黏糊糊的鼻涕虫,有些看见了会用脚踩踏,有些会故意把盐巴洒在它们身上,有些甚至会用热水烫。
但孩子们真的了解鼻涕虫这种生物吗?
在科普绘本《不服输的鼻涕虫》中,我们看到了鼻涕虫可怜又凄惨的现实遭遇,也看到了它励志又精彩的进化过程,才算真正认识了鼻涕虫。
鼻涕虫的祖先是生活在海里的海螺,它们身上曾经有过壳。为了去陆地上吃到更多好吃鲜嫩的草,它们勇敢地选择了改变身体结构,呼吸系统由鳃改为肺,背上的壳也逐渐变轻变薄,它们变成了——蜗牛。
有一天,蜗牛家族某一支的成员意识到一件事:身上这么大的壳,一遇到狭窄的地方便无法通过,我却要背上一辈子,这真是叫我无法忍受!我想自由自在地去很多地方!
蜗牛萌发了丢掉重壳的想法。可是,壳里面有它们的心脏、肺、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关键时间还可以用来对抗敌人、热浪、寒冷……这么重要的壳真的要丢弃吗?
没错,它们就是一群为了追求新天地,连自己的壳都敢丢掉的冒险狂。
插图来自《不服输的鼻涕虫》从父辈到儿子,从儿子到孙子,不知道跨越了多少代,壳一点点变小。
鼻涕虫诞生了!丢掉壳的鼻涕虫,多窄的地方都能通过,也更加自由自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了。
“没有壳的鼻涕虫遭到人类的嫌弃,没有壳的鼻涕虫只能在背阴处生活,可是鼻涕虫还是顽强地生存者。因为它们身上流淌着远古时期、追求新天地的冒险狂们的血,所有这些都不能让它们屈服。”
听了鼻涕虫惊险刺激的进化之旅,可爱多对鼻涕虫的态度来了360°的大转变,由“好恶心”变为了“好厉害”。每次在草丛里遇见鼻涕虫,不再是一脸嫌弃的走开,而是会静静地蹲在旁边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因为理解,所以爱惜。不管是什么动物或昆虫,孩子们只有认识它们的生理结构,了解它们的成长进化,才会更加懂得保护和珍惜。从这个方面来考虑的话,大人们可以多抽时间陪孩子读一读有意思的科普绘本,让孩子从根本上去建立爱惜生命的观念。
长大后的孩子们不会继续干残忍的事情了,是因为孩子经过各式各样的历练,逐渐了解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学会了区分善与恶,学会了管理和调整自我情绪,知道了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