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更1202‖为人师,塑其善
文/张爱敏
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善良就是太阳,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依然琅琅上口。
苏霍姆林斯基在《育人三部曲》中也曾提及“善良”的要义:善良之情应当在童年扎下根来,而人性、仁慈、抚爱、同情心则在劳动中,在爱护和关怀周围世界的美中产生。人在童年时期应当经历一个培养情感的学校——培养善良的学校。”
掩卷深思,为人之师,为人父母,塑其善,育其德,我们是否曾为之,正为之,更为之?
巴布尔博士说:“孩子的品德教育必须从摇篮中就开始,因为现在社会所缺乏的不是聪明人而是高尚的人。”为人父母,我们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善良情感、情感修养这是人性的核心。当我们以仁慈之心,做仁爱之事,潜移默化,相互熏染,必能培养出明仁义之理的孩子。
2008年,汶川大地震。儿子那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一天中午放学,他一个人跑回学校(平日里中午饭都是在奶奶家吃,距离小学近),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原来是学校举行捐款仪式,他是回来拿自己的存钱罐。我问他,准备捐多少,他说老师没说,但自己想都捐出去。我们都为他竖起大拇指,并帮他把钱数好,包好,送他开开心心地上学去。
2014年,女儿上高二,周末回家,路上爸爸告诉她爷爷奶奶在田里浇地。到家后,爸爸继续上班,女儿则换了衣服骑着自行车就去田里了。中午先把叔叔家的弟弟妹妹接到小饭店吃饭,送他们返校,又为爷爷奶奶提了两碗烩面,带上饮料和水,返回田里。天气酷热,但孩子一点也不抱怨。每每遇到吃点啥,总是拿出来与家人分享,假若你说不吃,她就会“热情”得塞到你嘴里,然后等大家品尝到了美味,她才会慰劳自己。
因此,我们让孩子行善,并非一定要让孩子刻意去做惊天动地的善举,而是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关爱家人和朋友。当家人生病的时候,能够主动问候或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朋友有难的时候,能够主动惦记或问候。
小时候去街上赶集,或者旅游,总会遇到求施舍者,两个孩子总会“慷慨解囊”;在学校遇到同学有困难,更是有求必应。
我们夫妻俩为人处世很低调,也很平和,更不争强好胜。也许正是这样,俩孩子与人相处也很和善,为人真诚,招人喜欢。我一直以为,善良是最好的教养,也是一生的福气。
学校亦然。特别是小学。如果幼年尚没有培养出善良情感,或许永远都培养不起来了。比如琳老师陪女儿养了一只小白兔,方校长的学校为学生准备了“小动物”,还有张校长为流浪猫搭建的小屋------这些行动都在耳濡目染中为孩子树立了榜样。不能不说,在一个善良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因此,无论我们做父母,还是做教师,都要努力培养孩子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怜悯之情,从而培养他们爱护弱小生命的善良之心。
那一年,我又接了一个班,遇见一个特殊的孩子:他不和同学、老师沟通,谁“招惹”了他,他就以拳头解决;上课总是伏在桌子上,除了数学,其他书写汉字的作业几乎不做。语文试卷上除了填空题,其他几乎是空白。作为班主任,我除了给予仁慈与关爱,还是仁慈与关爱。就这样,带了三年,终于“静待花开”,如今他也上了大学。
那一年,我兼任两个班的政治课,一班第一排有一个小男孩,听班主任说智力发育有点迟缓,桌子上经常黑乎乎的,墨水啥的一桌子。每次我去他们班上课,总是掏出卫生纸帮他擦擦桌子,帮他把书拿出来,翻到该讲的一页,或者摸摸他的小脑袋,示意他不要弄脏桌子,他就“傻傻地”冲我笑笑。那天,寒风凛冽,我缩着脖子,搓着双手进了教室,他抱着水杯就“蹭”到我身边,把水杯塞到我手里让我暖手。那一刻,我眼前迷离了。
那一年,依然是中途接班,发现班里一个小男孩总是遭到“嫌弃”,凡是和他有关的事情,异样的声音总是响起。那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在我的“义正词严”中,孩子纷纷低下了头。这孩子也受到了“惊吓”,但眼神中分明有“光”在闪烁。虽然说过要平等地爱每一个学生,但对他的爱分明有了倾斜。
总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鲜活的生命,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为人父母,为人之师,唯有怀着仁慈,携着良善,戴着慧眼,才能还孩子一个自由生长、精神妩媚的时空。
今生来世,为人师,塑其善。不功利,不抛弃,一直向着明亮那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