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原本是在学校代课的民办老师,不用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还能继续学习。他对这种生活很是知足,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被大队长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
他灰头土脸地回到家里,一言不发地躺在炕上。当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们欲哭无泪。
年轻气盛的高加林咽不下这口气,他想告大队长。父母亲拼命拦住他不让告,理由是以后还要靠人家活命。
这就是普通百姓的地位,一边被欺负,一边却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加林父亲特意交代妻子说以后见到大队长要笑脸相迎,不要让人家看出什么。他还指示老太婆把自家地里的茄子摘一篮子主动给高家送去,以示友好。
看到这里只觉得压抑,明明儿子的工作都被人家顶替了,却还要装作无所谓的样子,甚至为了避免人家怀疑,还要比以前更热情,更殷勤。谁让人家是村干部呢?谁让咱是普通社员呢?这世道啊,但凡有点权利和地位,就高人一等了,连胡搅蛮缠都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痛苦只有往自己肚子里吞了,高加林把怨气使到自己身上。夜晚很早睡,白天很晚起,不去劳动,在家里混日子。就这样赌气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半晌午起床的他看到对面地里劳作的母亲,自觉惭愧,决定振作起来。
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去县城卖蒸馍,他是多么不情愿干这种事儿,可是家里连买油买盐的零用钱都没有了,他总不能一直在家里游手好闲让老两口伺候啊。一个曾经是被尊为文化人的民办教师,为了生计只好提着一篮子蒸馍在人潮拥挤的集市上穿梭,可是因为自尊心太强,始终张不开口像别人那样叫卖,他甚至都不好意思让人知道他是卖馍的。
分明听到一个人说要买馍,但是高加林却没有勇气把馍卖给她。因为她是高加林高中同学的妈妈,哪怕现在对方已经不认识自己了,高加林也断然不会让她知道自己已经落魄到如此地步,所以他提着篮子逃也似的离开了县城。
看完高加林的遭遇,只觉得心口堵得慌。是什么让他经历了人生的转折?是有权有势的高明楼,是阶层分明的社会,更是不可控的命运。
看着高加林的遭遇,再联想到自己的经历,真的非常赞同扉页的几句话:人生的道路看似漫长,紧要处真的只有几步。关键时候的每一步,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深以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