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474天(20220511)
(第64本钟发全《卓越课堂的八大铁律》)
读第200页——222页,
读有所得:
以疑促疑,课堂高效教学的铁律,即疑是课堂的出发点,疑也是课堂发展的平台。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疑生疑、以疑促疑的问题意识,以疑促学、以疑助学、以疑导学的指导过程。于是,疑变作课堂的活资源,只有遵守了以疑促疑这一铁律,课堂才会出现出人意料的精彩。
以疑促疑,疑产生于对复制性思维陋习的挑战,对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扬弃,对奴性化人格的颠覆,它追求的是我疑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因此,理念的碰撞、兴趣的引发、智慧的激活、认知的冲突和民主自由氛围的营造,既是促使疑萌发的土壤,又是推动疑不断提升的动力。
以疑促疑,它既是教学技术的展现,也是教学心智的体现。无疑的教师,或是把最深刻的教成最肤浅的,或是把最精彩的教成最枯燥的。当教师还不习惯于展开以疑促疑时,以疑促疑多是一种刻意的表现,刻意中才会更有作为。而事实是多数的教师处理疑时,多是简单化、底层级化的处理,以疑促疑还是一个无意识阶段。
实践证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以疑促疑”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便会彰显许多优点。其一,顺应了儿童好奇、好动、好问、好表现自己、好得到表扬夸奖的心理特点,给儿童发展思维能力的实践和空间。其二,可以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想说、争着说的状态。其三。可以变单向或双向信息交流为多向信息交流,增大单位时间的信息交流量,增大思维刺激的强度。其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特别是教师对“疑点”的处理,其核心就是一个“活”字。课堂教学要达成活教与活学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教学时的主动,但这并不能理解为一切与“疑”相关的教学活动都由教师越俎代庖。“以疑促疑”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更多的疑问,知识变成了疑。
以疑促疑能够将课堂变得活起来,充满生机,也能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做主。对于当前课堂面临的问题来说,接受以疑促疑就想接受一次革命性的转型。对很多教师来说,需要在理念上更新,行为上改变整体上来一个360度美丽的大转身,需要尽早从课堂中踢开可能绊脚的石头,及时给课堂添补上以疑促疑这味良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