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友从上周四就出差去了,她不在的5个晚上,我熬了4次夜,其中有一次居然熬到凌晨5点。
昨天早上她回来了,我倍感欣慰,因为她的归来能让我轻松地回归到以前凌晨12点前睡觉的好习惯。
她在的日子里,我很容易地做到了自律早睡,她不在的这几天,自律早睡对我来说简直太难了!曾经有一天,睡前,我向她宣称自己要立一个flag——每晚12点之前睡觉。她开玩笑说:这恐怕很难。从此,我几乎每天都能做到12点前睡觉,即便有事耽搁了,也只是过点十几二十几分钟,更不会如最近几天这般,熬夜到信马游缰地放飞自我。
不想在他人面前失言失信这种心态暗戳戳地帮我轻松地做到自律早睡。从向室友口宣flag接下来的日子里,每一次按时放下手机自律早睡都很轻松容易,每次到点时,看一眼时间,想着自己不能在别人面前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自然而然地就放下手机闭上眼睛了。室友不在的日子里,每一次之所以熬夜就是因为睡前放下手机很困难,每次看一眼时间,心里想会想“看完这个视频就睡觉”/“再看15分钟就睡觉,就只看15分钟”,看完这个视频/15分钟到点后,心里会重新启动一个“看完这个视频就睡觉”/“再看15分钟就睡觉,就只看15分钟”的念想,就这样一个视频接一个视频,一个15分钟接一个15分钟,即便眼睛已经很累了,也不愿放下手机闭上眼睛好好睡觉。
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会本能地维护自我在他人面前的信任和形象,也常会高估自己独处时的自律能力。所以,有时候,环境中有一个他人存在,他人不一定是干扰或噪音,反而是一个助力。我们比自己以为的要更看重和爱护自己的形象,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都会出于本能地塑造自我形象并维护它,这是激发自律的一种动力,它来自本能,所以做起来并不难。就如在自己小房间里更会轻易地放纵自己吃一大堆零食,但绝不会在火车站这种人多的公众场合大吃特吃零食;也如对于自律力有限的人来说,在图书馆这类公共学习环境中比在单独的空间里更容易启动自己专注学习的状态。
PS:分享一个今日份的语录
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赫尔曼·黑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