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觉得跨年没有什么好纪念的,正如生日对我的意义也就是一个出生的日子而已,后来渐渐才发现友谊的重要性。春节这种节日你只能和家人一起过,只有圣诞节元旦什么的你才能跟朋友们过。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日子你是能跟恋人过的,但也许是因为在一起太久反而不够珍惜。
我最近才发现,和朋友们在一起玩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十分宝贵,因为在未来的许多日子里你会反复回味。
我记得最清楚的两次跨年,一次是把身份证落在四级的考试袋里最后去不成上海,一次是益晓林静跟我一起在紫金港呐喊尖叫。
按照惯例,在2017的最后一天,我会好好总结这一年的每一个月份具体都干了什么。
1.
去年的一月份,我大概还和LYX厮混在一起,那时候我们俩还腻腻歪歪的。大概看看各科的考试时间就知道那时候我干了啥。嗯,电动考试是2017.01.15,热统考试是2017.01.12。但我们那天在学校里面浪来浪去,我记得那天他亲了我一下,似乎这些回忆等到两个人分手了会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之后我们还去了乌镇,我心心念念的乌镇。去年的除夕在1.27,而他是坐坐铺坐了好久才去的海南,我记得我大概也是1.22去的上海,然后坐爸爸的朋友的车回温州。寒假太短,没来得及好好珍惜就过去了,寒假的意义应该也就是见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吧,但去年都没见。
2.
去年的二月份,还在上海吧,看了几本书,记得那时候我还是很想念LYX,会在楼梯口给他打电话,还要避着认识的人,不知怎么这些小细节没有友情的小细节给我带来的触动大,也许是因为我们不珍惜眼前人吧。后来开学了,我早早来了学校,其实也是蛮无聊的。
3.
三月份我在干什么呢?计算物理,每天写代码写代码,我还去旁听了量力理力,和QML嚼着1.0、2.0的舌根。那时候还是认认真真的学习的,因为我觉得我要去参加北大的夏令营,结果最终我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去,原因真是复杂的要死,因为万老师,因为LYX,因为我的软弱。那时候我在听中国哲学,虽然那个老师其貌不扬,但渐入佳境。
4.
四月份?计算物理快弄完了,固体物理的压力又接踵而来。我听了HSM讲的中国哲学,和HLZ一起,大多数时候就是讲讲魏晋人物的八卦。我觉得还是ZJC比较适合教学,毕竟都讲了二十多年了,HSM的才子气太重,记得他说我可以去看看科技史。
5.
5.27,我给万老师发了第一封邮件,似乎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日子,毕竟从此以后,我的日子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搞笑的我还附上了自己的成绩单,似乎是为了显示我的真诚。似乎从今以后,这是我唯一可以聊的事情。之后去找了万老师,不对,先是去找了ZGH要推荐信,然后他给我营造出一种乱七八糟的错觉,之后万老师又给我营造出很深的错觉。anyway,还是进组了。
6.
之后在忙忙碌碌的看文献,对于我这种从来没看过文献的人来说真是十分搞笑,一开始看的就是120多页的。6.18和6.19是连续两天的报告会,顺序是LZY、KSY、Me、RWJ,讲了点机器学习,然后KSY和我被挂在上面了。后来渐渐知道,做科研最需要的是没脸没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