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偶尔通过网络接触到简书。关于创作,自己更多的是观看着别人的文章,一篇一篇的被右手食指划过屏幕。看的越多,旁观者的自己心中不免越想跃跃欲试,但又觉得写作是一件遥不可及但又熟悉的事情。
自己高中写作文,时常会被当做范文当众阅读,暗地里不禁窃喜。老师和同学鼓励就这样在心里生出萌芽,让自己游刃有余的、快快乐乐的写了三年作文。
后来,自己慢慢的就忘记了身上还有这样一项技能。
2.断写的这几年里,更多是沉寂于图书馆和各种各样的书店,书还是一本一本的读,偶尔也会在当当、京东上买纸质档,树上春树的《当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卡勒德·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等安静的放在曾经租的房子的冰箱上,上次去看同学,书上面落了一层灰尘。
当然工作后也学会了打牌等娱乐活动,更多的空闲时间是看电视看电影,美剧一季一季的追,心也会随剧情变换也不断变换。对,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个体,我不应该只属于这些事。
当来到简书时候,觉得自己心中还是有一些情愫不变的,对于写作,自己内心始终还是放不下,不管过了多久,我相信它一直都在。
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开始都不算晚,所有的坚持都不会白费,最不济就是个大器晚成”。
后来,自己就开始试着写写看。
第一篇肯定是被拒的,编辑自动回复了我一篇适合所有被拒作者的文稿,里面详细说明了投稿的方方面面。至少自己在很多地方没有注意到,读过后,别走一番滋味在心头。
它更加坚定了我要迈出的步伐,文字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它需要有血有肉,它需要精雕细琢。同样,思路和样式都需要加工。
3.虽然开始总不会那么完美,至少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它不是痛苦的,它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就算是毒药,也会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一直认为,读书是写作的基础。
读的越多越好,等你想写什么时候,才会妙笔生花、灵感无穷。可是当自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下面一句话时,深深陷入沉思。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读了很多书,原来一直没有深刻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直自认为擅长的阅读,其实都是无知。写作也一样,觉得有之前的写作基础就可以横空出世、一统江湖。其实,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多的东西要学习。自己要明白自己写作时,要给读者表达什么,怎么比喻才最恰当,如何言简意赅的描述主人公心理等等。
4.路选择了,就去走。这条路上早已不需要开拓者,方向有很多风标,最主要知道自己骗不过自己内心。
写作,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作家。
自己希望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自己去学习该方面更多的技能,来简书,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