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汝河南边的竹林,这个想法已经冒出来很久,迟迟未动笔。今日得空读完沈从文的《边城》,文中屡次提及峒山上的竹子,记忆深处那片青翠的竹林,又唤着我的魂儿,叫我不由得倾诉一番。
汝河南岸,207国道西边,有一大片苍翠的竹林,贪图方便的行人,常常越过这片竹林进入沙滩公园。每次在公园玩耍时,我总要在林子里徘徊好久好久,因为这里承载着我的一个梦,一个坐竹筏子撑船,至今尚未实现的美梦。
北方的竹子不似南方那般颜色鲜亮富有生气,但在六岁的我看来,却是一片大面积的青绿。那年暑假,爸爸一人在河边的小屋值班,妈妈不放心,带上年幼的我,在竹林掩映,依路而建的小屋里,生活过一个多星期。
那是我第一次“度假”吧!傍晚时分,妈妈用老式铜圈电炉煨着热水,煲着稀饭。吃罢饭,我们一家三口漫步在竹林里,我好奇的问:“爸爸,这是什么树?”
“竹子嘛!”
“噢,我知道了,我在电视上看过,熊猫爱吃竹子,那这里一定有熊猫吧!”
爸爸拍拍我的头,笑着说:“我们找找,看能不能捉到一只熊猫。”天真的我,真的在林子里找了好久,熊猫最后没有找到,反而找到了一把竹子上生长的小肉虫。
那个时候的汝河,水面开阔,两岸皆是良田。河面上有一方竹筏,约摸由几十根手脖子粗细的竹竿捆扎而成,竹筏上时常站着一个瘦弱的男人,带着类似于斗笠的竹帽,撑起一支长篙,遇到两岸的行人,便大声吆喝:“坐船了,谁坐船快来啊!”第一天,正在竹林里玩耍的我,远远的听到这声音,就被深深的吸引住, “我要坐船!”一产生这个念头,便萦绕在心头不能消散,飞也似的跑回去,央求爸爸带我去坐船。
“那不是船,那是一个大木块,你看,船两头是尖的。”爸爸指着我的语文书《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那一课。
“不,我就要坐!”说罢,我便哭了起来。
妈妈关掉了电炉子,跑到我身边,哄了一会,承诺我:“好,你吃完这碗面条,我们就去坐船!”
从来不吃面条的我,那天傍晚,破天荒吃了一大碗,丢下碗筷,我在前边领着爸爸妈妈到了河边。
“老板,坐一次船多少钱?”妈妈询问。
“十块。”
“真贵!不能便宜点吗?”
“坐一趟十块,不还价!”老板一板一眼地说。
儿时的我,虽然胡搅蛮缠,但也知道十块钱意味着什么,这是个莫大的天文数字,就在一瞬间,我改变了主意:“爸,妈妈晕车,我怕她再晕船,我不坐了,咱回去吧。”撂下这句话,便转身独自离开。
许是迟迟没有生意的缘故,老板见状,又喊回我们:“八块吧,八块恁仨坐个来回。”而我已打定了主意,坚决不花大价钱坐不划算的船。
后来的几天,我依然穿梭于竹林间游玩,但再也没有提起坐船这件事。汝河西边那间临路、有一个狭长通道的小维修屋,愉快的陪我度过了好多天。
往后的日子里,我忙着长大,忙着上学,一直到现在,每次坐车经过汝河南岸时,我还保留着往小屋、竹林和河道里瞅一瞅的习惯,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前几年修路,小屋已拆掉,河道上的竹筏子,现在也变成了观光汽艇,唯有那一片青翠的竹林,依旧送来夏日微凉。
汝河南岸竹林动,汝水之间竹筏漂。扯一抹夕阳微光,涂抹上那些年的美好与遗憾,绘一幅童年山水画卷,卷做纪念,隽成永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