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幽默感日日如此,天天如此,班级里时刻笼罩在一种带着幽默感的笑声当中。
幽默是一回事儿,下课闹归闹,毕竟是孩子嘛,童趣还是应该有的。但是遇到真学习,“一号”小队绝对是班级里无人能敌的。我们小队的人,各有各的特长,但是特长却总是与自己的职务那么的不相称:郝部长虽是英语课代表,但是强项却偏重于语文;王班长身为数学课代表,但数学却基本没进过前十,而自己的政治却是班级里的扛把子;钟部长担任着政治、历史、音乐、美术四科课代表,但是最强项却是数学;我虽然是语文课代表,但是英语却是年级第一;李班长是体育课代表,但是生物和地理却可以说是在年级里无人能敌……
每次上课,无论是什么时候,发言的总是李班长抢得最快速,而像我们这一种口才不够好的,则在下面挥笔速记,一章又一章的知识点总是在不经意间跃然纸上,简直连老师都难以相信这种手速。这才是真正的正版“‘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吧?
记笔记只是一种学习方法,我们还独创了自己的一套记忆知识点的方法,就像历史,内容极为零碎,没有完全记住是很难形成一条完整知识脉络的。所以这也是很多同学们犯愁和苦恼的。
诶!别说,我们还真有办法!我们一起联合创作了一套容易记忆的知识脉络,例如周朝:班主任是周天子,各小组长是诸侯王,组员是平民,“周天子”把权力和“平民”分封给我们,我们时刻向天子“纳贡”(学习成绩),一旦有什么“战争”(大型考试),我们就可以带兵出征——这就是“分封制”的简单记忆。
还有西周与东周的更替、春秋和战国:班主任之前一直坐在西门口——镐京,叫“西周”,后来呢,被一个叫“犬戎”的人打了一顿,从此害怕了,就搬到了东门口坐着——洛,就是“东周”。这时候,班级里出了一个叫“秦”的小组,他们的组长找了个家教叫“商鞅”,经过一番教育,“秦”组一跃成为最强盛的小组,超越了之前的“楚”组和“晋”组,这叫“商鞅变法”。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三个组分别叫“韩”“赵”“魏”,这三个小组一起把“晋”给踢出班级,这就是“三家分晋”……
也许有点“扯淡”的意思,但是我们的确借此把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的所有知识点全记住了,怎么样?不服不行了吧?
坐在讲台上的小子就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