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沈国庆不再做“孔乙己”

沈国庆不再做“孔乙己”

作者: Alexandro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23:57 被阅读0次

我带了2个葡萄牙语的学生,她们都是要移民葡萄牙的。一个我叫李姐, 26个拉丁字母都读不全,基本学不会;另一个我叫小张,留过学,英语基础好,学得快。

今天上午在学生家里教课,课间,我就说:“李姐,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学习的侧重点也可以不同。不一定非要懂了语法结构,才能学会这门语言。咱们现在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多听、多跟着读。就算不知道一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说,那也没关系咱们只要知道是这么说就行了。就像一个用手机的,他不见得非要知道这手机是怎么做的,才学得会怎么用手机。”

回想几年前教课的情况,我觉得当时的我遇到这种情况,会这样说:“李姐,你的学习基础比不上小张,你看语法学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学会。所以与其在语法上浪费时间,你更实际的做法,就是多听音频,跟着读,反复读。鹦鹉学舌,那也可以学会几句的嘛.”

上下两种说法,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给人感觉却不同。这说明,现在的沈国庆,才逐渐摆脱了之前不通人情世故的老思维。在这世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才摸到了点人际沟通门道。之前,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来不去琢磨这些东西,从来不知变通,总觉得是别人错了,是社会错了,书上写的才是对的。结果总是得罪人,自己还毫无察觉。“我明明就是好心,也是个好人啊,别人为什么误解我,为什么对我不友善?”

虽然感觉人际关系不睦,但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了,应该怎么办才好,即使别人指出来,也还是半懂不懂,或者只是就事论事地似乎明白了。换一件事,换一个场景,就又不知道怎么办了。哎,难啊,煎熬啊!

今天把这事儿写出来,不是要自吹自擂,沾沾自喜。我只是觉得自己“受圣贤书的误导太深”,所以才不通人情世故!也希望我们的下一辈,不要再重复沈国庆的老路!不要一头钻进书本里出不来了,而是“用实践检验所学”。如果书上说的是一套,而现实中却总是行不通,可以想一想:书上说的正确吗?是我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还是,就是有人误导我们,让我们做新时代的“孔乙己”。

另外一方面,我也觉得,非暴力沟通,正在成为社会的越来越受欢迎的沟通方式。而这个,又考验着我们的情商修炼。情商修炼不到家,结果就是好心办坏事,就是此起彼伏的人际关系矛盾。如果不到所有的办法都穷尽了,忠言真的不必逆耳。不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是什么态度,我们都需要先把话说得好听,这是人生的一项必修课!

相关文章

  • 沈国庆不再做“孔乙己”

    我带了2个葡萄牙语的学生,她们都是要移民葡萄牙的。一个我叫李姐, 26个拉丁字母都读不全,基本学不会;另一个我叫小...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是读懂了孔乙己

    年少时,我们读孔乙己是翘着嘴角眉梢的,成年后,我们想起孔乙己却只剩苦涩叹息。 孔乙己不好笑了吗?不!是当我们自己变...

  • 孔乙己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的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 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偷 孔乙己与酒 孔乙己的神情描写

  • 《金融难民孔乙己》

    转: 《金融难民孔乙己》 中国P2P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找最高档的写字楼租上几层,以显示实力。再做个APP...

  • 且说“偷”

    当在百度无意间浏览到鲁迅先生写的短篇小说《孔乙己》,看到孔乙己偷了别人的书不承认,辩解“偷书”不是“偷”而是“ 窃...

  • 新时代孔乙己

    现如今,有多少眼高手低的孔乙己?教育改革改的好! 孔乙己,读过书,考不上功名,因为这读了书的骄傲,反而成了桎梏,不...

  • 【语文教学】品关键句,教《孔乙己》

    品关键句,教《孔乙己》 ――《孔乙己》课堂记录 教学思考:《孔乙己》第一课时,课堂容...

  • 汉语汉字之我见

    记得中学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吗?孔乙己的愚成为中国人的笑料,但是你可曾想过,你也是缩微版的孔乙己。孔乙己最经...

  • 孔乙己之死——《孔乙己》

    Part 1 有的人总是很聪明,巧妙的避开“恶人”的范畴,将人生分而论之,着眼于苍白的现实。 擅长打擦边球的人也总...

  • 孔乙己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是的,那个吃人血馒头的社会,最终还是吃掉了孔乙己。或又是说,孔乙己终究是死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沈国庆不再做“孔乙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bv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