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早读5分钟时间,检测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听写课后词语,我抽取4名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之后,下面的学生火眼金睛纠正改错。台上学生很认真,掌握也不错,而台下学生则显得有些浮躁,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应付了事。
上课伊始,我检查学生背诵《回延安》。当一学生站起来背诵第一章时,其余学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怎么办?批评呵斥只能起一时之作用,绝非长久之计。联想早读出现的情况,怎么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节《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认为:在检查知识的时候,应当让所有的学生都在从事积极的、独立的、个别的脑力劳动,而且在高年级这种劳动应当具有自我检查的性质。
但在实际中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面对的学生底子薄,学习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差。让他们都默写在本子上,全动起来,然后全部上交检测评分。这样做固然能使学生重视起来,可是深思下去,这种经常性的硬背又有何用?只能把学生推上死记的道路,智力和才能变得迟钝。而且无形之中,加重老师的负担,次数多了,学生也皮了,所以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霍姆林斯基提出具体建议:应当提出刺激学生智力发展,激发思考的问题。所提的问题要求学生对教科书里的教材进行思考性的阅读,做到充分理解。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更有实效?这个建议给我指明了方向,但要具体实施,还要不断探索。
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把“撮”写成了“搓”,“凫水”的“凫”字不规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