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蒙氏教育的书。文章中运用了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例子来阐述蒙氏的观点,我非常的认可这些观点,恨自己看这本书看的太晚了。
爱和自由文摘列出书中一些闪亮点,加强一下自己的记忆。
1. 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他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中,她必须拥有时间,空间,他必须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
2.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3. 蒙特梭利说,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把儿童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的。
4. 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固的入迷。
5.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也是独特的。
6. 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通过反复才能发现她内在的规律。
7.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儿童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
8. 孩子每一阶段的生命不是空白的,它是由一个又一个敏感期建立起来的,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好。 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
9. 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的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就是智力教育。
10. 我终于相信儿童是自我教育的!你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中,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建立清晰准确的概念。
11. 情绪往往是衡量爱的关键。
12. 爱使人独立独立,使精神发展,爱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有了爱才谈得上独立。
13. 让孩子拥有选择的自由。
14. 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产生矛盾时,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
15. 有了自由,孩子们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所以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
16. 专注是科学家的品质。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智慧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更需要行动的自由。人的行动越多的运用智慧人就越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17. 智力的发展不是放在首位的,人格的发展才是第一位。
18. 一定要把食物放在他自己能够到自由拿到的地方,给她这种宽松愉快的环境。没有一个孩子不浪费,只是他从不明白什么是浪费,但至少他在心态上满足了,如果吃都不自由,儿童在心理上就太痛苦了。
19.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
20. 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犯了错误,或者觉得他自己不懂儿童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能力的把握上。
21. 儿童一进入状态就是他专注的时候,他可能对一些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训练做不到位,我们在这时不能再固守平时所要求的一些规则了。
22. 我们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培养儿童的专注力,专注的时候做到不打扰。
23. 只有一个办法能让孩子安静下来,那就是自由。只有当一个孩子的手安静下来,他才会慢慢安静。强制儿童将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就意味着教孩子去强行拿别人的东西。
24. 不要强制儿童。
25. 旧教育总是希望孩子对成人绝对的顺从,越顺从就越认为这个孩子懂事,听话。即使孩子表面上顺从你,但内心他根本不想顺从。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压抑和强迫了儿童。长久以来,儿童突然发现他不得不服从某一个人或某一位老师,这时他内心就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这个压力当老师不在或没人控制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他就开始胡闹,所谓有压迫必有反抗。
26. 儿童作为一个精神自由的人,存在时,她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知到这个环境需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姿态自由状态中的儿童因为受到了尊重,因为他所有的举止和行动都是依赖于自己的判断,那不守纪律就变成了偶尔的现象。儿童的品格,人格,智力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他自己根本不依赖成人。
27. 天才儿童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这种品质,这种品质,这种品质不断会告诉他这种品质,这种事就会觉得这很痛苦,儿童做他兴趣的事实总能深入其中,这种深入变成专注,意志就开始形成。
28. 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儿童所有的自发性活动都应得到尊重,这个选择的过程,是不断使用意志的过程,你不能把他的意志闲置起来,儿童要不断地选择,当你不让他做的时候,他敢同你抗争,儿童的意志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人如果达不到正常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然就是一种斗争的关系。
30. 在发展一种完美的概念的时候,你破坏了这种的感觉,儿童会跟你斗争到底。
31. 没有障碍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驱使她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办好。
32. 我们成人太喜欢说教,这是我们受到压制太多,没办法对付其他成人,只好对付弱小的孩子,而成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恶劣。
33. 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两种能力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建立了心智能力后才发展的内在天赋能力。
34. 抽象能力必须具备三项特质,第一,要有惊人的注意力,全神贯注的能力,这几乎是在城市时才能出现的一种状态,第二,有相当的自主与独立判断的能力,第三,要有随时期待着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
35. 自主选择是儿童意识独立的标志,如果在吃上不满足儿童的自尊上,肯定发展不好,自尊心不强。最好的办法是一周给他买一次东西,去超市给他30元的买东西的额度。
36. 当意愿和行动不能统一时,孩子就不可能专注。人是要有一个终极的目标的人,应该自始至终按照那个目标前进,儿童尤其如此。
37. 儿童好动是长久造成的,治愈他也必须通过一个漫长的时间。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孩子倾听自己的心声,使他不断的活动。
38. 儿童的手臂和大脑成为渴望了解和真正认识他们周围真实的心灵的工具。
39. 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
41. 爱孩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将生命的大部分经历用来创造和形成自我。自由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的成长必须拥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爱一样是自由。
42. 和孩子一起去建立规则,约定而不是大人说了算,创造平等的环境。
最后阐述:
儿童的成长应该拥有怎样的自由呢?
第一,儿童拥有从环境中选择吸引自己事物的自由,对什么有兴趣,她可以自由选择,
第二表现在行动上的自由,比如进出教室的自由,
第三,儿童拥有安静时不受干扰的自由,
第四,儿童拥有自己发现问题,想出办法与妓,并且自己选择答案的自由,
第五,儿童拥有凭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人交换和分享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