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维才能帮助我们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也只有方向对了,“迎难而上”才真正有意义!”
01
—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关于”迎难而上“的文章,
大概的意思是说:
迎难而上,不是一句励志口号,而是一种人生态度。
因为我们的人生需要磨炼,完成难的事情,才会让人更有成就感。
但从战略的角度看,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要因为这件事难就去做,要因为这件事有价值才去做。
也就是说,有价值的事与困难程度无关。
比如,刘润老师给我们讲过《草垛找针》的案例:
假设你坐在草垛上缝衣服,手边有100根缝衣服的针,
一不小心,装着这100根针的盒子被打翻了,针全都散落在了草堆里。
于是,你要在草垛里找针。
其实,你只要找到一根针,它能帮你完成缝衣服就行。
你根本没必去找到最尖、最利的那根针。
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你需要把这100根针都找出来,
然后一根一根地去比较,哪一根最尖、最利。
这无疑是巨大的时间成本浪费。
刘润公众号
显然,找到那根最尖、最利的针是最困难的事,
但从成本考量,这件最困难的事,不一定是有价值的。
又比如,我坚持每天公众号日更,
也不是因为它多难,而是因为坚持写作是有价值的。
写作能锻炼一个人的基础技能,
也是一个自我表达、自我修炼的绝好方式。
而且,它能倒逼我不断地读书与思考,
读书会让我的知识丰富,
思考会让我的思维活跃。
所以,我不应该给自己设定什么困难的指标:
每天必须要读多少书,每天必须要写满多少字?
只要走在正确的路上,做有价值的事,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我想告诫我自己,
虽然我不怕苦,但要苦得有价值;
虽然我不怕累,但要累得有意义。
02
—
其实,做事先思考价值,是一种战略思维。
能“脱颖而出”的强者都是战略高手,
就像《跃迁》的作者古典所说的那样:
因为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但处处有竞争。
...
当资源丰富时,选择的能力比执行更重要。
读书、识人、修炼不是重点,
关键是读哪些书?认识什么人?修炼什么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这些问题,仅凭努力已经不可穷尽,
需要你有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我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次选择的叠加,
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
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努力程度。
所以,我们要向那些高手学习关于人生战略的思维方式,
因为,战略思维才能帮助我们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也只有方向对了,“迎难而上”才真正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