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阅读面很狭窄,且类型比较单一。大概就是杂志、小说、小故事、散文几类。今天听了明月老师的课,十分有感触,我也感慨自己在资源库的匮乏。想起来自己也是读了不少书,可真正能拿来旁征博引的很少。只是小的素材,不足以让文章达到丰满的程度。
所以现在,就好好思考以后的阅读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建立资源库。
我想先从明月老师写的大师们的写作课开始去建立。那本书里面的片段多是出自名家,且都是精选的,还有老师的精细讲解。我想通过自己的反复研读去达到最大程度的营养吸收。
那么以前的就不要再去列举了,我列列这两个月要读的。
舒明月《大师们的写作课》
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
张爱玲《琉璃瓦》
以上是这两个月要进行读的。不列举多了,害怕自己又是囫囵吞枣。
阅读永远都不晚,从现在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源库。
(2)仿写:
“前头”没有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看。进了隔开前后的屏门,一边是拴骡子的牲口槽,一边是一副巨大的石碾子。碾坊没有窗户,光线很暗,他欢喜这种暗暗的光。一近牲口槽,就闻到一股骡子粪的味道,他喜欢这种味道。他喜欢看碾米师傅把大黑子或二黑子牵出来。骡子上碾之前照例要撒一泡很长的尿,他喜欢看它撒尿。骡子上了套,石碾子就呼呼地转起来,他喜欢看碾子转,喜欢这种不紧不慢的呼呼的声音。 ——汪曾祺《八千岁》
重复+细节+多感官
闲来无事时,就打开淘宝看物流。包裹正在等待揽收、包裹已发出、包裹到达xx地、从xx地发出……书本每经过一处小林就欢呼雀跃好久。过了大概一个世纪,那书到了。小林急急的去取包裹,百米冲刺的速度让人累到不行,小林喜欢这样累着。拿回了包裹,小林洗了手,恭恭敬敬的坐在书桌旁开始拆书。那包着书的小纸箱子散发着一股霉味,他喜欢这气味。小林开始撕胶带,噗呲噗呲……睡觉的室友烦躁的坐起来,小林欢喜这声音。书静静的躺在箱子里,小林拿起来翻动着,刷刷刷……刺鼻的油墨味飘在周围,小林闻了又闻,闻了又闻。他终于开始看起了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