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闲来无事,做了道手撕包菜,按视频的教程,大火菜入热油,小铁锅叮铃哐啷颠的非常欢乐。
待呈盘之后,抱着忐忑的心情尝了尝滋味,味道还行,不敢与外面的饭店媲美,然而也有了几分神似,一时间,老怀安慰。
网上找的图记忆中在饭馆里吃过最难吃的手撕包菜,是在北京一家小饭店。那饭馆开在人来人往的路口,价格也出奇的便宜,一道手撕包菜好像只要十块、八块,如此的条件,可却依旧门庭冷落,食客寥寥。
我也是行走江湖经验不足啊,眼见着人少菜又贱,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情进去点了两个菜,其中就有一道手撕包菜。
等菜上桌才傻眼,好好的手撕包菜,楞是给做成了手撕生菜,汤汤水水的,炒菜成了炖的模样,就这样包菜还是半生的。
眼见这样的货色,我也不说话,瞄了瞄厨房,电磁炉的锅火候本来就不足,再加之掌勺大厨不懂锅气,这么一道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撕包菜就端上来了。
哎,在北京,十块八块能吃炒菜,还能要求些什么呢?默默吃完付账,事了拂衣而去,下次再也不来。
我常用小炒事来阐明一个道理,“一件事,每天都做,做个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做好”。
日常生活中并不乏见炒菜一炒便是三四十年的家庭阿妈,然而许多阿妈们,她们的技艺并不会随着时间而越来越增长、越来越沉淀,可能还不如一些喜欢炒菜,只炒了一两年的年轻人。
那么差别在哪呢?是什么导致了耗费了如此多的时间,反而没有相应的果实?
这是一个问题。
化浊
2018-12-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