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的定义
知识
什么是知识?在探讨如何利用知识来获得我们预期的结果前,这是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纷繁的信息时代,有太多太多我们所不了解的东西,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好奇心。但什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真正值得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去挖掘的呢?那便是能够切实改变自身行为和思考方式的东西。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称之为知识,否则无论怎样勤劳,纵使博览群书,最终也不过是感动自己,却没有多少实质收获。
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我喜欢书中的这样一个观点:
一切的学习和努力无非三个目标:一是解释问题,二是解决问题,三是预测问题。
而对我来说,知识就是实现我目标的工具。
底层知识
在明白了什么是知识后,还需要明白的一点是,知识也有深浅之分。浅层知识虽能够直观地解决当下问题,却不能够预测问题,也不能够延伸到其他临近问题,是为知其然而不其所以然;而底层知识虽然看似与当下问题并不相关,实际却触及到了其根本,不仅能解决当下问题,还能够不断地拓展延伸。
根据二八法则,我相信80%的问题,都能够用20%的底层知识做出解答。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多少花样繁多的技术框架,究其原理,也并没有太多差异,不过是根据使用情景,在上层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包装。如果不懂原理,那么一旦更换了框架,便是从头再来,完全无法做到举一反三。
当然,底层知识并非仅限于某项技术知识的使用,它还涉及到一些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临近知识
除了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以外,学习临近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要学习临近知识?首先,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知识,要么是为了实现目标,要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无论哪种,都是无法依靠单一的领域知识去完成的。
那什么样的知识才算是临近知识?一切能够实现目标或是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都是临近知识。例如作为一名职场人,虽然身份标签是xx工程师,但为了顺利地完成当期项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编排工作计划、如何写一篇结构清晰的文档等等,都是必备的附属技能。如果再把眼界放得更加开阔一点,甚至还涉及到行业相关知识。
二、如何深挖底层知识
在对知识进行了界定之后,那么在规划学习精力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但光有资源,不懂得如何管理资源,只是一味地往脑子里塞,过后全然没有印象,最终只会导致精力白白浪费,或是投入产出比并不能那么令人满意。这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常说要构建知识网络,说白了,就是利用大脑的联想能力,将新学到的知识和过往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提升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增加看待问题的角度。例如,当我学习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基于这个知识点,有意识地联系过往的经验,进而提出疑问——我以前是不是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我是不是可以用这套方案解决我先前没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其中会不会还牵扯到了更多的知识点?
慢读,打通知识的阻碍
读书使人进步。这句话当然没错,但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将阅读当成了“浏览”。计划一个月内读完多少本书,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于是匆匆浏览一遍,最后心满意足地合上书,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
要说看完一本书后完全没有印象倒也不至于,起码还能记起大致讲了些什么样的话题,但要我对其进行总结,以及我从中收获了哪些,恐怕我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结合前文对知识的定义,这些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信息,称不上知识,因为对我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并没有产生多少影响。
阅读要有目标,要明白自己期望从中收获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一味地追求快是绝不可取的,尤其是学习那些自己欠缺的知识时,便更要细嚼慢咽,及时打通其中的阻碍点,搞清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如果前期没有疏通这些知识的阻碍点,到了后期,恐怕只会更加难以理解。当然,这里的“前期”和“后期”并不一定是指整本书,因为可能存在章节与章节之间的知识关联性并不那么紧密的情况。
反思
引用书中的一段话:
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时至今日终于觉得,“一天过去就这么过去了”是一件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没有得到任何收获,时间就这么匆匆从指间溜了过去,不留丝毫痕迹。以前有过写日记的想法,却因觉得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根本无从下笔。然而,在学习了什么是反思之后,我终于意识到,原来我可写的东西竟然有那么多。
以前我之所以觉得没什么可写,是因为我只把目光聚焦在了“总结”上面。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如此,三言两语便可以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罗列出来。但这些都只是结果,只要不断向下深挖,可以延伸出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结果的产生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其中涉及到了哪些底层的知识点?我是否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什么这件事情我没有处理好?当时是基于怎样的情境才使得我做出这种决策的?如何我选择另一种做法,是否可以让这件事情做得更好?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我们才能对结果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因此,当我们复盘今日所发生的事情时,可以通过如下顺序对结果进行反思:
观察结果 ——> 剖析深层原因 ——> 研究原先假设 ——> 反思校正假设
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即便学会了如何反思,倘若只是在脑海中演练,却不动手记录下来,等到想要复盘的时候,又得从头开始在茫茫的信息海洋里挖掘,甚至趟过的坑又趟一遍。
问题记录
相比反思,记录应该是更加全面的,不仅分析问题本身,还包括各种外部条件,例如:
事情的结果
事情发生的经过
实际跟预期的偏差
外部环境条件是怎样的?例如人员、资源配置
当时的情绪如何?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碍点?
这个问题暴露了我哪些不足?
如果我选择那么做,问题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
总之尽可能地还原“案发现场”,以便将来进行更多的思考,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因为有些事情以当时的情况是难以解决的,例如对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资源有限、人员沟通存在困难等等,这些都会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
如果不能从一个问题中得到经验教训,那么这个问题将是永远的问题。
知识记录
将新学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一方面起到日后回顾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加深理解。尤其是后者,如何将新学的知识嵌入到脑海中,对我来说算不上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以前便听说过费曼学习法,是一种“以教为学”的学习方式,通过倒逼输出来强化理解。什么是倒逼输出?作为一名教学者,为了能让学生理解自己说的是什么,必然需要做到对知识点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者自身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强化。以下是对其他书中有关“以教为学”的学习方式的解析:
1、选择要学习的概念。也就是设定一个学习目标。
2、把自己当成老师,试图教会学生这个概念。
3、碰到难题时,返回去学习。
4、将晦涩难懂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描述出来。
三、思维工具
黄金思维圈
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what(是什么?)、how(怎么做?)、why(为什么做?)。
而所谓黄金思维圈,便是从why的角度出发,看透事情的本质。否则,如果只知道怎么做、做什么,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做,那便只会将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思维和能力无法得到长足发展。
例如一些产品设计,虽看似解决了用户提出的问题,实际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痛点,到头来还得重新设计。而作为一名开发者,虽然不直接参与产品设计,但为了减少返工的风险,还是应该多从why的角度出来,俗称用户思维。
安全空间
再稳固的系统,如果没有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而所谓安全空间,就是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是在极端情况下防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做的准备。
有时候,失败虽是小概率事件,然而一旦发生,便可能导致先前的一切努力全都付之一炬,其后果是我们难以承受的。因此,当我们做出一项决策时,不能只想到成功的结果,还要将一切隐藏的风险点纳入考量,并思考当风险触发时的备选方案。
正如在项目设计中,我们不会只用一个主服务就应对所有的用户请求,还会加入一个从服务,以便当主服务挂掉的时候,从服务能够在此时担当大任。即便99%的情况下,主服务并不会挂掉,但我们无法承受那1%的情况发生时所带来的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