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历史小记(秦) | 张仪与公孙衍合纵连横之争

历史小记(秦) | 张仪与公孙衍合纵连横之争

作者: 贵在随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2-14 21:04 被阅读0次
合纵连横示意图
1、贯穿战国的合纵连横

春秋初期,中国大地有140多个诸侯,随着兼并战争,到了战国初期仅有二十几家,其中有七家最强,分别是:秦齐燕韩魏赵楚,史称“战国七雄”,战国历史一直围绕着这七家的角力进行。
各国纷争,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格外重要,有时会决定一国的兴亡。战国时期,最为人称道的是合纵连横,或纵横,这一思想也贯穿整个战国史。

战国初期,是五打二,“二”是指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秦国,合纵主要是对燕赵韩魏楚,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足以单独对抗秦国或齐国。
战国中期,是六打一,“一”是指秦国,秦国一家独大,成为六国的共同威胁。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合纵既出,齐国或秦国就出台连横战略,拉拢弱国,各个击破,是为连横。
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有苏秦、张仪,还有公孙衍。苏秦比张仪年长,虽互为政敌,但没有直接打过交道,苏秦死后,张仪才初出茅庐,与张仪演对手戏的是公孙衍。

2、合纵弱点——魏国

张仪原本是苏秦安插在秦国的卧底,苏秦一向主张合纵,张仪面对秦国这个可以施展大抱负的大舞台,张仪选择忠诚于秦国。
初入秦国,就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在朝堂中拆穿了公孙衍进攻西戎的计谋,进一步获得秦惠文王的信任。
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六国合纵,打破六国同盟这一链条,张仪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家乡——魏国。那里历经多次战争,国力衰弱,可以给予重挫。公元前328年,张仪领兵攻打魏国,获得蒲阳
但张仪却把蒲阳还给魏国,还和魏国互换质子,把公子繇送到魏国,以此为诱饵,放长线钓大鱼,从魏国获取更大的利益。
经过张仪一番说辞,魏王心动力了,背叛六国同盟加入秦国阵营,并慷慨地将少梁和上郡两地献给秦国,由此,张仪被秦惠文王提拔为丞相,之前秦国丞相一直空缺。

五国相王
3、公孙衍的合纵

有人欢喜有人悲,张仪成了秦惠文王的新宠,曾风光一时的公孙衍,却因为心术不正而备受冷落,他毫不留恋的离开秦国去魏国担任丞相了。
公孙衍那时的魏国,是一个内忧外患、千疮百孔的国家,为了做出一点业绩来,他提出了合纵的外交策略,矛头直指秦国。
面对强秦,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公孙衍就跑到齐国,打算联合齐国田盼一起伐赵,联军俘获了赵国大将赵护,合纵政策初战告捷。
以张仪的敏锐度,一看就知道公孙衍接下来打算联合齐国、楚国、魏国一起联合攻打秦国。为了阻止这件事发生,张仪先下手为强,他一边派使臣去拉拢齐、楚两国,威逼加利诱,迫使两国断绝与魏国的友好关系;一边攻打魏国,魏国节节败退,无奈之下,也不得不向秦国靠拢。
公孙衍在这次失败并没有放弃,反而想发起“五国相王”,但这在各大国的共同干涉下,“五国相王”最终形同虚设,以失败告终。

张仪
4、卧底张仪

公元前323年,在魏国被楚国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而又与齐国、秦国关系紧张时,张仪假意被秦国罢免相位,去魏国拜相了,实则掌握两国相权,拉拢魏国,让魏国向秦国倾倒。
张仪入魏,除了老对手公孙衍外,还有一个就是当时魏国的当权者惠施,也是合纵的忠实拥护者,魏惠王很看重这俩人,张仪与二人较劲中并没有获得好。
但新君魏襄王的继位,新君与老臣之间难免有信任危机,且二人的合纵策略并没有有效的解决魏国的处境。这让张仪抓到机会,施展他的辩才,一一罗列魏国现在处境的种种不利,获取了魏襄王的信任,魏襄王放弃了公孙衍的合纵,转而支持联合秦国攻打其它诸侯国。

公孙衍vs张仪
5、合纵再起

魏国的屈服,其实也只是借助秦国的力量来抵挡齐楚两国。接着他们吸收韩国加入他们的阵营,在攻打齐国的时候,秦军却大败了,这动摇了秦魏联盟。
秦国战败,让主张合纵的势力觉得有机可趁,公孙衍东山再起,联合齐楚两国,要求驱逐张仪,再谈合纵;公孙衍还秘密派人到韩国去造谣:说秦魏联盟要攻打韩国,分析此举弊端,再加上韩国国内也有很多合纵的支持者,韩国就拜相公孙衍;齐楚面对秦魏的联盟感到不安,也要求驱逐张仪,任命公孙衍为魏国丞相。
张仪入魏4年,在一片谩骂声灰溜溜的回到了秦国。秦国见连横没有奏效,就强攻魏国,在被视为上宾的公孙衍的倡导下,联合六国(楚、燕、赵、齐、韩、义渠)组成合纵联盟,义渠是在秦国后方的西方少数民族政权。
面对以楚怀王为纵长的六国联盟,秦国并不惧,因为这个看似强大的联盟实质上矛盾重重。在秦国西出攻打义渠,往东攻魏国、韩国时,触及利害关系,各国各有打算,联盟就是一盘散沙,最后出兵的有生力量只有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在函谷关大败魏国,损失惨重,魏国求和,其他六国也纷纷撤退,联军不攻自破。
但也有特例,赵国不愿求和,秦国继续追击赵国,而本是合纵同盟的齐国也加入攻打赵国的队列,想分一杯羹。自相残杀的合纵联盟,在最为顽强的赵国投降后,六国合纵联盟彻底失败,公孙衍合纵政策又一次失败。

合纵政策确实是一个弱小国家求存的完美战略,但是,理论和现实总是存在很大差距,一个好的理论不能很好的融入实践如何成为成功的理论。

相关文章

  • 秦策:秦惠王死

    秦惠王死,公孙衍欲穷张仪。李雠谓公孙衍曰:“不如召甘茂于魏, 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仇也。公...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六一)

    秦惠王死,公孙衍欲穷张仪。李雠谓公孙衍曰:“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公用...

  • 走进春秋战国(十八)

    战国牛人之公孙衍张仪等 秦惠王处死商鞅后,大良造(相当于相国职位)职位空缺,公孙衍就瞄上了这个职位来到了秦国。但是...

  • 第三章 刀尖上跳舞的战略外交家——张仪(三)

    9 在这封奏书里,张仪详细分析了秦魏两国的战略态势,然后指出:公孙衍在战胜魏军后不是继续...

  • 求贤令一出,秦国成了六国人才的圣地

    自秦孝公任用卫国的商鞅变法以来,可以说历代的主政大臣都是六国人,就像秦惠文王的公孙衍,张仪,秦武王时期的甘茂,宣太...

  • 名士暮年,一样孤零

    与大家分享一段《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张仪与公孙衍的对话,去聆听那个年代的岁月悲凉。 彼时张仪离开秦国,纵横一世的犀首...

  • 第211篇 公孙衍

    【读史日历】(第211篇 公孙衍)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西戎义渠跟魏有...

  • 《犀首,天下之善将也》

    犀首,就是公孙衍,闻名天下的良将。这位公孙衍,别称“犀首”,魏国阴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为张仪连横策略的主要...

  • 人心齐,泰山移

    昔者苏秦张仪合纵连横,苏秦六国游走而成合纵,张仪说秦连齐楚而击三晋。六国者,或畏秦之威,或君王利令智昏、昏庸无道,...

  • 【晨读:《资治通鉴》[23]“合纵连横”(3)张仪连横第一功】

    “合纵连横”(3)张仪连横第一功 【原文】 显王四十一年 秦公子华、张仪帅师围魏蒲阳,取之。张仪言于秦王,请以蒲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小记(秦) | 张仪与公孙衍合纵连横之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kr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