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看到两个同学都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书籍交换活动,我还挺好奇为什么只寄一本书,可以最多收到37本书这样的规则的。按理说寄一本,收到一本才符合能量守恒。所以maybe有人在暗处赞助这个活动??我也不知道。但是看到同学收到好多好多书还挺惊讶的,刚好看到了我想读的书《穷查理宝典》,便找他借了来看。已经好久好久没看过实体书了,一直都是在网上下载电子书。这次重新开始看实体书,让我又开始喜欢这种感觉。即使成本增加了,而且还重,但是与电子书的阅读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谈谈阅读这本书给我的几点感受吧。如果认识查理·芒格的人一定会认为这是一本教你如何选股的书,紧接着给出这样的结论,你一定买了股票或基金。但是对我而言,这样一本书是教我人生智慧与人生哲学的书。在投资上,毫无疑问,查理是成功的,但他投资的成功来源于他对内在规则的把握与权衡。我们关注他仅仅是因为他与他的合伙人巴菲特在选股上面的卓越表现吗?我想不是的。任何人在任何领域取得了的巨大成功,都值得我们学习,学习他们成功背后的方法。《原则》的作者Ray Dalio说如果你复制我取得成功的方法,你也会取得成功。
首先,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查理是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关怀者,他有许多原则,我想诚实、正直就是他原则的首位。在面对有利于他的股票价格时,并不会乘机占便宜,他会说:你很聪明,但我是对的。他并没有因为少占的便宜而失去多少,相反,他赚了更多。有些事情,就算你能做,而且你做了之后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你也不应该做,我们心里应该有一条道德底线。我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会因为见证了正直的人生和对过往美好功绩的回忆,给灵魂带来无尽的安慰。
其次,查理在人生道路上总结出的方法令我记忆深刻。第一,广泛阅读。众所周知的道理。第二,跨越学科的界限,将不同学科的思想进行融合。以前我喜欢读达芬奇,因为他就是一个全才,他不仅精通艺术、还精通密码、建筑、科学、解刨学等等。我曾幻想像他一样攀登艺术与科学的殿堂,在科学中寻求艺术的统一。后来不知是谁告诉我,在曾经达芬奇那个年代,文艺复兴时期,像他那样的全才是很常见的,而在科学的不断发展,领域越分越细的现在,再去追求全才是不现实的。而读查理,让我意识到,即使学科越分越细,但是方法是共通的。他构筑了一种“多元思维模型”,借用并糅合许多来自不同学科的分析工具,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掌握不同学科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你在考虑问题时,超越那些比你聪明得多的人。第三是另一种思维方式,客观、逆着方向思考问题,跳脱出固定思维的壁垒。我总是习惯接受,而不去思考,并且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或许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曾经思想的不完美,然后慢慢改变,但这个过程太过缓慢,而且自我否定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查理就会自主训练自我否定、自我纠错这种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让他能够更加公正客观的分析问题。并且,承认错误并不可耻,固步自封才可怕。
最后,也算是许多人阅读此书的目的--如何选择好公司。在通过阅读查理的选股原则之后,确实给了我很多感悟,打破了以前我对股票买卖的看法,同时给了我将复利原则付诸行动提供了指南。一、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发现好公司、用90%的资产投资一只股票并永久持有他,至少在这些企业的根基腐朽之前持有。在他看来,投资更像是结婚,而不是约会。如果注定持有一家股价便宜的普通企业,等到他股价上涨时要卖出,不如选择好企业的价格公道的股票,一旦选定,终生无悔。优质企业本身就是复利机器。二、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其实已经包含在第一点中。如果将伟大企业的股票卖掉,去哪里找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投资项目呢?
我想不出一两个词语可以准确的描绘他的性格,但正如他喜欢的诗一样,他确如诗中所说。

愿:我的灵魂 充实而快乐,幸福而高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