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页纸学习沙龙
一个厨渣的修行:第2季《文化参考》170

一个厨渣的修行:第2季《文化参考》170

作者: 陌上花开wen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09:21 被阅读0次

170 扶霞:做一个坚定的“杂食动物”



这一课听得齿颊留香,不时脑补出一道道新鲜出锅让人垂涎的美味。

我们平常说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好,怎么好?有味道!中国人对世界的感觉,每每从味觉出发。“道”可以“味”,“味”能成“道”。中国人的感性经验发展出一套极为独特的对味道的细腻精微的分析与把握。最终,我们用视觉与听觉来品鉴与欣赏的一切艺术,若是缺了味觉,总是缺少了一个维度。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杜甫写吃喝,短短二十字,就是视、听、嗅、触、温,通感联觉体验一起奉上;林语堂曾说,中国菜最高的味道就是无味之笋。笋味至清,寄至味于淡泊,口感最佳;而苏东坡评陶渊明诗,则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无味胜有味。

以上这些,相信即便是懂中国美食的英国人扶霞,也只能了解浅层之万一。

我这个人,爱吃,却缺少下厨的兴趣与经验。前一个月家中大厨出差,离家前囤足了半成品塞满冰箱冰柜,让不便外出觅食的我不至于饿死自己和儿子。好在互联网发达,整出一些家常菜创意菜,还是不难的。

而谈到美食与味觉,却不由得思绪飞扬了起来。因为味觉经验还有一个特点,它呼应勾连着我们的过去。一盘平常菜肴,一下子就接通了我们的往昔。“尝,口味之也。”

品尝,是吃;尝试,是做。

不曾尝过的,就等于不曾经过。

2022070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厨渣的修行:第2季《文化参考》17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ne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