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闲文!傅申1980。想法论语我就这样学
犯而不校|省省吧,也没要上纲上线不是

犯而不校|省省吧,也没要上纲上线不是

作者: 我不可以叫小玉咩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13:55 被阅读0次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很有能力还是要去问不如自己有能力的人。自己知道的很多,还是要去问知道的比自己少的人。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即便您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即便这个人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他的长处,也有您不会的事情。

    即便是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您也有学不完的学问。即便一个人学问非常少,也有您不懂的地方。


    以上为摘抄句子解释,出处是度娘。有不同意见的友友门请自行搜索和理解,并且请一定深度认同自己的那个角度。

    我为什么不自己来体会理解一遍全句?

    第一是深知自己浅薄,虽然感到有道理,但体会不深刻,不知如何下笔。(没有故事)

    第二是这句网络上的解释版本也挺多,每个人理解角度程度都不同,我感觉我认同每一种,所以茫然。(没有想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累了,有时候我都觉得我不配学习论语,它太难了,把我难哭了。(懒得动了)

    今天只想偷偷完成“作业”,经验我爸也好,敷衍我自己也罢。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这是我对自己的最高要求了。要知道我内心可是住了个炮仗呢!

    但是,转念想想,我们真的不能随便“校”。为什么呢呢?因为累啊,想想看,感到别人冒犯我了,我就计较,心累的是我,省体累的还是我。万一没有“校”到别人,反倒把自己惹得更生气,太得不偿失了。

    我虽然内心是个炮仗,但更巧的是,我还是个回避型人格。

    那我再进一步想想,我能计较又不能计较哪些人呢?(这里校是当做计较来说明的,如果当做校正来理解,那是过于上纲上线了。)

    我不能计较的,肯定都是我说不过吵不赢的,毕竟我怂嘛。

    本身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人。

    被强势的人冒犯,无礼对待,我只能选不“校”嘛!

    顶多回避冲冒犯之后,补上一句,这人真没素质,我不会跟这种人一般见识的。这样事情也就翻篇了,以后也尽量少接触,我哪里凉快哪里呆着,这总行了吧?

    对固执的人也没法“校”,说出来,对方的人没法理解,也不会认同。不说出也会心里堵的慌,过于计较的人,晚些时候还是再回忆一下那个固执的冒犯者,想想人家的态度和反馈方式,可能堵的自己更心慌。

    遇到这种事件,要是总把被冒犯之事放在心里,真的没必要,感觉更像跟自己过不去,心累,还容易把肝儿也憋出问题来。

    我能“校”的人,也就身边包容我和愿意被我“欺负”的人了。

    无外乎父母朋友,再多算一位,我家孩子。

    与父母相处,总觉得被亲情绑架着,他们所说无非图个给我提醒,批评我两句也是“为我好”。

    我肯定听不进的,所以觉得“冒犯”。怼回去,是我常常用的方法,现在想起来觉得我还挺混帐的。父母“犯”我,我却也是真正的冒犯了父母。这样看来,得不偿失。

    所以对于父母,既不可不孝又不可“校”。

    至于朋友们,自然是我愿意亲近而又非常了解我的人。对于她们的“犯”,基本都是玩笑为主,谈不上冒犯或者无礼。这种你来我往的“犯”大家都不在意,互相打闹而已。

    与朋友之间,“校”是件能做而不会去做的事情。代入一下,我有位朋友特别爱开玩笑,在“犯”与不“犯”之间反复横跳的那种,我要是与他计较,有事没事往心里搁一搁,那太累人了。

    对于孩子,也只能趁孩子还小的时候欺负欺负。孩子也在时刻准备着挑战父母的发飙临界点。所以其实在无礼这件事上我们“势均力敌”,如果像我一样无视母亲的身份,直接下场与自家小朋友理论计较,那是可以“校”的。但事后一定后悔,不该那样欺负自家孩子,好歹岁数在这里放着,我不能还是个孩子。

    所以跟孩子计较也是得不偿失的,往长远想想,跟孩子计较不仅容易树立一个坏榜样,万一这孩子长大了,特别记仇,那做父母的更惨了。人家小时候“校”不过,长大了可是又有能力又有机会的。

    所以,作为有个又懒又怂的人,我最好谁都不犯,也最好对谁都不产生计较的心。这样最好。

    “犯而不校”听起来是个简单的短句,对我而言已经是我对自己最高的标准了。

    “犯”也好,“校”也好,要想着不去计较不去犯,挺难的,您觉得呢?

    DAY0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犯而不校|省省吧,也没要上纲上线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ne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