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灵岩山上朝南望去,山下有条笔直如矢的河浜,一直通到太湖边的香山脚下,它名叫“一箭河”,又名“箭泾”、“采香泾”,河道不宽,但历史却很悠久。据说2500年前越国战败,他们使用美人计,献浣纱女西施于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得到美若天仙的西施后神魂颠倒,为了设法讨得美人欢心而绞尽脑汁。夫差为了西施游玩方便,下令开凿了如箭般笔直的河道,从此夫差常陪着西施泛舟一箭河上。据说后来越灭吴时,范蠡、西施就是通过一箭河逃跑的。物是人非,唯有一箭河一直流淌至今。
悠悠一箭河我们的村就在一箭河旁边,因此叫做箭泾村。一箭河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箭河既是庄稼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庄稼地里肥料的主要来源。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一箭河的河滩边非常热闹,它是村民们家庭用水的主要场所,有人洗菜淘米,有人洗衣服,还有人们用来浇灌菜地和田地。
每到冬季就看见父辈们在河里干活,他们在两端驻上堤坝,把河水抽干,我最喜欢的是水快被抽干时,鱼儿们在里面跳跃,大人们把鱼儿捉到准备好的桶里,看着桶里的鱼儿多出来,我好开心。然后长辈们就开始干活了,他们把稻草一截二,放到河里跟河泥踩在一起,冰凉的河泥,赤着脚踩,现在想想都觉得凉。不过当时是有口号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解放军。”所以他们的精神境界非常高,干劲也十足。他们把和好的河泥运上来,堆放在河的两岸。到了来年的春天,就会把猪灰、河泥和青草一层夹一层地放到稻田角落的河泥潭里面,踩烂搅团,等待它的发酵。到了六月份种秧前,再放到水稻田里做肥料,以期待庄稼有个好收成。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人们生活条件很艰苦,不过大家精神境界很高,而且真的勤劳能干!
后来我再长大一点,每年的夏天,一箭河就是我们孩子们的乐园了。黄梅季节,河水的水位上涨了,河里的鱼儿变多了,我们会拿网去捕鱼。我们还会捡起小石片,在河面上削水片,比比谁的水花多。到了暑假,我们还会去河里游泳。由于河水比较深,所以家人一定要让我带上游泳圈才让我下水。凉爽的河水,跳进去游泳,快活极了,每次下水后,都不想上岸。小伙伴们还会在河水里玩游戏:水下憋气,比比谁憋的时间长;比赛游泳,看谁游的速度快;站在桥上直接往河水里跳,非常地刺激。我们还会捡螺蛳、钓青蛙或者抓毛蟹等等。一箭河不仅是我们的娱乐场所,也是我们的美食家园。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其乐无穷呀!
每年的秋天,大人们忙着收庄稼,等田里的庄稼全都收起来,晒好后,父辈们又忙着把粮食装到机帆船上,送到木渎的粮食站,完成一年交公粮的任务。那时的一箭河是一条主要的交通枢纽,方便了我们的出行。
悠悠一箭河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箭河两岸的居民也都搬迁了,原来的农田也变成了厂房、学校、医院,住宅区等建筑。一箭河两岸也进行了修建,筑起了堤坝,围上了围栏。围栏上有历史名人吴王、伍子胥、蒯祥、杨惠之等人的石雕像;还有跟当地相关了一些诗句:
胥口
诗人:范成大
扁舟拍浪信西东,
何处孤帆万里风。
一雨快晴云放树,
两山中断水粘空。
采香泾
诗人:杨备
馆娃南面即香山,
画舸争浮日往还。
翠盖风翻红袖影,
芙蓉一路照波间。
太湖
诗人:范仲淹
有浪仰山高,
无风还练静。
秋宵谁与期?
月华三万顷。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了。利民工程建设得越来越好,一箭河两岸的绿化带也已建成,每天傍晚都有附近的居民沿河散步,还有一群大妈们会在空旷的场地跳起广场舞,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
在吴中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胥口镇人民政府和苏州一箭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校地企三方联合打造,建成了一箭河文化众创产业园。它立足于吴中区及胥口镇传统工艺文化的深厚底蕴,以进一步传承发展姑苏传统文化工艺,培养传统工艺人才。响应了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振兴传统工艺,保护被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要求。
一箭河承载着2500年的悠悠历史,也将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工艺继续传承下去。
悠悠一箭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