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谓谁?不是庐陵欧阳修。
太守是晚清四川龙安知府蒋德钧。
蒋德钧(1852~1937),字少穆,湖南湘乡人,自光绪九年至十九年(1883~1893)间,累计在任龙安府十年,期间劝农兴学、兴利赈灾,政声卓著。当其去职,当地士民建德政坊纪念,牌坊至今尚存。
晚清龙安府下辖平武、江油、彰明(今江油之一部分)、石泉(今北川)四县,与绵州毗邻,往来方便。蒋德钧下车伊始,听说龙安境内有一个著名的大盗陈铁牛,横行乡里,是地方一患。陈铁牛听说新来的知府是强硬人物,就躲避到江油、梓潼之间,以暂避风头。作为湘军后人,蒋德钧有着很高的军事素养,他以极其高效的霹雳手段,将陈铁牛捉拿归案,典刑正法,一时大快人心。剑州翰林李榕在《丙戌八月重游匡山奉酬蒋少穆太守》诗中说,“大泽渠魁走旁邑,一索牵回就刀斧”,即是这件事。
梓潼是直隶绵州治下一县,蒋德钧成功实施了一次“跨境抓捕”。不过,他与绵州还有更深的渊源。
绵州、即汉代涪县。诸葛亮去世后,蒋琬继承蜀国军政大权,蒋琬晚年多病,退守涪县,死后安葬于此。蒋琬墓地在绵州,久经荒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州知州李象昺与州绅熊丽堂修葺墓地,并建祠祭祀。
咸丰四年(1854)广西籍进士蒋琦龄任四川盐茶道,经过绵州时,特意拜谒蒋琬祠墓,并写有长诗。据蒋琦龄在诗序中所称,蒋琬次子蒋斌、蒋显均死于蜀国灭亡后的战乱,季子蒋䝺奉母亲毛氏返回湖南。这一支蒋氏后人枝繁叶茂,故今湖南、广西蒋氏,多以蒋琬为远祖。
蒋琦龄世居全州,以蒋琬为远祖。和全州蒋氏一样,湘乡蒋氏也以蒋琬为远祖。
光绪丁亥年(1887)冬,蒋德钧在龙安知府任职将满五年,龙安诸事顺遂,蒋德钧专程赴绵州拜谒蒋琬祠墓。
此时的蒋琬墓,经过咸丰末年蓝朝鼎“绵州围城”之战,已有较大程度的破坏。蒋德钧以个人俸禄,培修祠墓。
蒋德钧之父、湘军宿将蒋泽云赋闲在家,虽然远隔蜀山湘水,父子一直保持通信。光绪戊子年(1888)春,蒋德钧从四川寄来绵州蒋琬祠墓图影,蒋泽云既为儿子的政绩备感欣慰,儿子在绵州做的事,更令他由衷喜悦,于是把这份喜悦写进了诗句中:“……绘图诒梓邦,谛观还往复。仰维社稷器,清芬愧似续。为政屏修饰,安民德弥淑。龙州虽偏小,绳武缅芳躅。”
于是,绵州蒋琬墓,将潇湘宦游者的邦国情结与家族伦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