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672天,2024.09.15
孩子的所有 “问题”都是由成人定义的(《摘自《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一书),至于定义何为“问题”的参照标准除了大家公认的主流标准或当地隐形标准外,还有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期待等而不同。那么有“问题”的孩子与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一样吗?我个人理解当然是不同的。“问题”可大可小,可轻可重,可真可假,可是可不是。而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意味着某方面真有问题/病了,或生理性的或遗传或先天性的,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不正常或不能正常生活。对于一般的问题,我们常说“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问题是成长的契机”;“问题代表着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技能”;“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过度反应才是问题”……以上都是在说对于一般问题,你认为是问题,它就是问题,你不认为它是问题,它就不是问题。如果认可这个观点,那么就意味着不存在“问题”孩子,孩子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比如孩子眨眼睛、爱哭、打架、撒谎、说脏话、迟到、逃课、偏科、懒得写作业等。这些孩子身上常见的“问题”,别太在意、别太当回事、别太过多干涉,问题都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对于孩子呈现出的“问题”,先关注人,其次是用心观察“问题”,接着是考虑要不要以及如何应对。也可以通过“找寻资源”的问句与孩子对话,如“我(咨询师)相信你(孩子)一定有很好的理由才会做……,可不可以请你告诉我你做……的理由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