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利大于爱,夫妻反目,戚友相争,亲子成仇;
当爱大于权利,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
因为爱会止息,权利却无所不在,家庭里,爱大于权利,才能长久。
1
表妹今年22岁,刚大学毕业,就被家里人连番轰炸催婚。
“你应该早点谈恋爱结婚,不然好的就被别人先挑走了!
你应该早点结婚生孩子,对身体好!不然以后有的罪受!
你看老家的xxx,孩子都有了,你还不抓紧!?”
本来不着急谈恋爱的表妹,心里也开始发慌了。
问我要不要抓紧时间结婚?
我的原则是:劝没结婚的人不要轻易结婚,劝结婚的人不要轻易离婚。
2
为什么呢?先来说个例子吧。
今年过年回老家时,我遇见了高中时要好的同学L,当年她毕业后就出去打工,没过两年又被家人要求回老家结婚。
她当时兴奋地跟我说:“我要结婚了!是家里介绍的,说对方知根知底,人也老实,应该对我不会差。”
后来我们联系越来越少,一晃十年过去了。
这次见她是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看上去比同龄人老了有十岁,脸上还有掩盖不住的伤痕。和当年那个风风火火,爱笑的女孩简直判若两人。
当年父母对她说:“你应该早点结婚生子”的时候,却看不到:
男人的巴掌,落在女儿脸上;
男人的臭袜子和内裤,每天扔向女儿;
女儿一个人辛苦怀孕、带娃的时候,男人在外寻花问柳。
那些对你说你应该怎样怎样的人,不会帮你承担后果。
只有承担后果的人,才拥有做决定的权利。
可是有很多父母习惯了控制子女,替他们安排人生:
“你不能找外地的,必须找当地的知根知底;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听我的没错!
一个女孩子这么拼干嘛?早点嫁人生孩子才是正经事!”
可事实是:我的初中同学三婚都离了,那个毕业就结婚生子的高中女同学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忽略了:以如今社会之剧变,20年前的人生经验,早已脱离了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
更何况,无论所谓的经验是否正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因人而异的情况和打算,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替他人安排人生,更没有权利逼着别人过同样“通用版人生”。
当亲人对你以“你应该”、“为你好”开头说话时,你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听从,而是思考这个建议是否适合自己?
3
在上期文章“期望,其实是一种负能量”中,我们谈到了“期望”,是关系的头号杀手。那么“应该”两个字,就是通往地狱的捷径。
很多人都喜欢把“应该”两个字放在最亲密的人身上:
“既然你是我的妻子,你应该以家庭为重,照顾好我和孩子,你应该做饭洗碗洗衣服;
既然你是我的孩子,你应该听我的安排;
既然你是我的丈夫,你应该多陪陪我和孩子……”
很多人嘴上说:“我爱你”,可事实是“以爱之名”,来控制对方。
当权利大于爱,夫妻反目,戚友相争,亲子成仇;
当爱大于权利,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恭。
因为爱会止息,权利却无所不在,家庭里,爱大于权利,才能长久。
别忘了,爱的基础,是尊重。
别把“爱与被爱”变成“管与被管”。
4
其实人生中最痛苦的事,就是我们不断地要求外在的人、事、物改变,却不会跟自己内在那份不舒服的感受和平相处,因为外在的人、事、物总会让我们不舒服,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我们控制不了的。
如果你不想为自己生活和快乐找麻烦,你就该接纳事实。
心灵成长就是,你要学习跟这些感受待在一起,把“应该”两个字收回来。
当你觉得亲近的人应该怎样时,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把自己带到了地狱的边缘。
但如果你当下能够停止,把应该收回来,你就离快乐、幸福又近了一步。
很多人在后台问我,要不要离婚?
我给的答案是先给自己和对方一年的时间,看能否放下彼此对对方的那些“应该”?能否在放下“应该”后与对方和谐相处?
因为如果你不收回这些“应该”、不去处理它们,你现在是放在这个老公身上,即使你跟这个老公离婚了,还是会把这些“应该”放在下一个对象身上,又造成相同的问题。
真正的内在力量,就是你拥有力量把各种“应该”“不应该”的要求全部收回来,然后跟内在的感受和平共处。这是改善亲密关系的最佳“良药”。
只要不遗失自己,我们就能拥有一切。
在亲密关系的道场,我们终究需要修炼的是:不做亲人嘴里的牵线木偶,也不把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当作救命稻草。
鱼姐:做过记者,扛过摄相机,《意林》上登过文章。关注当下的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让爱,重新流动。微信公众号:鱼与酒(id:yuyujiu1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