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书童解读的《乌合之众》,百听不厌,之前喜欢把笔记整理在日记本里,现在整理在『简书』中。如下为整理笔记/摘录精彩之处:
《乌合之众》解读笔记 4 对群体的深刻洞见
群体的一些特征: 残暴、极端和智力的泯灭。群体的其它特征:
一、形象、简单的思维方式
二、群体的想象力
三、群体对强权的渴望
四、群体的保守本能
五、群体谎言
六、被杜撰的历史
七、群体的道德
八、总结
群体明显不同于个人的特征:
1、形象思维接替了理性思维方式。群体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幻觉控制,当进入群体之后,就难以察觉幻觉和现实之间的差别。就像原始人要判断一艘现代军舰的战斗力,他们只会看形象外表,看它有多少根烟囱。
2、群体所能接受的观点,一定是简单明了和绝对的。复杂的推理和思辨,在群体面前毫无力量。他们要的只是非黑即白,直接明了。
3、正如瞎子的耳朵特别灵敏一样,作为智力泯灭的代偿,群体的想象力特别的卓越。他们关注的永远是那些最传奇,最不寻常的事情。然而,推动文明进步的,恰恰正是群众卓越的想象力,想象要远比真相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权利都建立在群体的想象之上,那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也都是群体想象力剧烈变化的后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力量。
4、群体渴望强权,他们从不会听命于温和,他们只向欺压自己的暴君低头。而专制者一旦失去权利,群体会在转瞬之间将其踩在脚下。那如果权利时断时续的时候,那群众也就变得反复无常,要么在压制下卑躬屈膝,要么就在放松当中无法无天。
5、群体的本质竟然是保守的。他们迷恋一切传统的东西,对新事物有着根深蒂固的恐惧。看上去群体为了改朝换代不惜发动暴力革命,但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推进整个社会深层次的变革,而仅仅就是一种发泄手段。就算放任不管,他们也很快就会对自己所造成的混乱感到厌恶。
6、智力泯灭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群体性的谎言,在经历第一个谎言出现,之后被肯定,最后经过暗示和传染全幅度的扩散这整套过程之后。群体会完全笃信最开始出现暗示,并也相信自己的所谓判断,最终变成所有人自己都相信的共同的谎言。群体的证词很不靠谱的,并不是人们故意在说谎,但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却总是在撒谎。
7、因为群体并不自知的谎言,和卓越的想象力,我们对于历史就应该有重新的认识,历史早就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被保存下来的不过就是人们想象的产物罢了。群众的历史观从来都是善变和混乱的。对于历史的记录,真实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希望什么东西被记录下来,什么东西能够打动自己和别人。
8、群体的道德,我们之前说的所有例子,都在指责群体的愚蠢、偏执和残暴,那这样看来群体一定就是不道德的。但是,如果道德的定义当中还包含了舍己为人,勇于奉献和对理想的渴望,那么群体表现的非常道德。那些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之类的信念,对于群体当中的个人是影响巨大的。历史一再的向我们展示,群体为了那些自己一知半解的信仰和信念就可以英勇的面对死亡,只有群体当中才有出现如此伟大的献身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