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巧果串串,母爱深深

巧果串串,母爱深深

作者: 王小闹闹 | 来源:发表于2020-08-05 20:15 被阅读0次

    “狼打柴,狗烧火,小猫洗手卡巧果,你一个我一个,再给大哥留一个……”。

    小时候,每到农历七月七,母亲就会烙上一锅小小的巧果,用彩线穿成一串串的,找几块花布条缀上几个彩色的尾巴,我们用小木棍挑着甩来甩去,忙不迭地跑到街上向小伙伴们炫耀去了。

    巧果即七夕果,有的地方也叫乞巧果子、巧食、巧舌,是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面点,七夕节才有的应节食品。

    传说这一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少女们要穿上新衣服,在自家的庭院里摆好时令果蔬,向织女星乞求智慧和巧艺,以期待自己的女红技法娴熟高超。

    这些风俗习惯孩子们可不管,就是喜欢它味道香甜,口感筋道,常常以各种小动物、昆虫、植物等图案出现,尤其是卡通的造形特别讨大家的青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生活相对匮乏,每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太宽裕,有点小麦也得留着过年蒸点饽饽、炸点面鱼麻花,招待客人和走亲戚,平日里大都以掺着玉米和地瓜粉的两合面为主食。

    好歹新麦子下来没几天,母亲再怎么手紧会过也要调上一小块面,给我们兄妹几个卡上几串巧果,毕竟还都是些孩子吗,天性里除了爱玩就是好贪个嘴。

    “鸡屁股里面出银行”,全家的针头线脑、我们的铅笔书本,全得靠那几只大母鸡来供应,鸡蛋这么珍贵的好东西,是不敢奢望能掺到面里了。

    花生油更是象它的颜色那么金贵,有的家口大人多嘴杂,竟然把油钵子、油坛子锁起来,主妇人把着钥匙,谁也别想有私心杂念。

    面里只稍加了一点点的糖精,多少有了个甜味,即使这样,每个孩子也分不了几个,但是大家都已经十分满足了。

    温水加引子和面,饧发个把小时后体积膨大,翻动捣挤排出空气后,再进行二次饧发,这样做出来的成品会更加筋道。

    将面团反复地揉擞,揪成大小不一的面剂子搓好备用,在梨木或枣木做成的磕子里撒点面粉铺底,剂子塞进去,用大拇指一点一点压实,在面板上轻轻一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老虎、知了、花朵、桃子等,不同形状的巧果坯就摆满了一张篦帘。

    大铁锅刷洗干净烧热,锅灶下面扬上麦糠或碎草末,小火保持好温度,用手不断地使巧果在锅中转着圈变换位置,让其均匀地受热不致于糊锅,一面微微发黄了便赶紧翻转过来。

    烙巧果最是考验耐性和经验了,一般这个时候,都是母亲亲自上锅掌握火候,时间长了姐姐也能帮忙打个下手。

    我只能站在锅边眼巴巴瞅着,出锅的时候趁母亲不注意,赶紧捞起一个就跑,即使烫的直咧嘴,也得平复一下肚子里的馋虫。

    不大一会儿,一锅白里透黄、黄中带红的巧果就闪亮出锅了,它散发着新鲜面粉浓郁的麦香和焦香,吃到嘴里更是韧劲十足、回味无穷。

    孩子们吃饱喝足后,跑到奶奶家的葡萄架下,双手支着下巴颌,仰望着天空中的繁星点点,似乎听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窃窃的私语。

    实在坚持不住了,头一歪,趴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梦里还流着口水,惦记着那串漂亮的巧果。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家家户户的日子逐渐好转,人们不再为吃穿用等基本生活而发愁,磕巧果时也舍得放些鸡蛋、花生油和白糖了,做出来的巧果更加酥松甜香。

    过年回老家,见到父母卧室里,那副快六十多年的大衣柜的门鼻上,竟然还挂着一串拴着花花绿绿布条的巧果,碰一下哗哗啦啦做响,咬一口硬得象石头蛋子似的,母亲还是没有忘记七月七卡巧果的传统,为的是替儿孙们乞求个平平安安、事事如意。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如今的女人们对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女红技法,已逐渐冷落搁置,也全然不知“乞巧”是为何物,七夕这个在过去众多女子心目中神圣的节日,如今只剩下了巧果和浪漫的记忆。

    每一种传统食物的背后,都是母亲辛勤的付出和感情的寄托,不仅仅是口感的享受和味道的满足,更是对孩子满满的期望和爱的传递。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会慢慢长大,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有些是快乐的,有些是痛苦的,但无疑和亲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是最幸福的。

    尤其是围坐成一圈,共同制作美食的过程,唠点家常、说说笑笑,母慈子孝、温馨和谐,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巧果串串,母爱深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zy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