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周六雨
我得:
1知识①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②更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2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3选择,就是添加条件
4分辨知识问自己两个问题:
a知道了这些之后,我的哪些决策会因此改变?
b长期来看,这些东西可能为我带来哪些想得到或者想不到的好处?
很多人小学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书了,又有一批人初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还有一批人高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 绝大多数人直到本科毕业,也没有分清上学、读书、学习之间的区别,于是,他们分分钟都有可能停止进步—— 你看,概念不清晰的危害有多大!
我思
一.哪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为什么?
1逻辑学,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
2概率论,它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做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
3英语,掌握它显然能让你接触到更多的知识。
4专门的术语,叫做“通识” (哪儿哪儿都用得上的知识。)
二.碎片化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1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
比如:虽然房子确实是由砖头构成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
2知识体系=房子构架
3碎片化信息=一块块的砖头+水泥+钢筋……
4学习的进步=学习的过程长期持续+连贯
5时间碎片化=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6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
三.体系化又从何而来呢?
1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2 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本身很有趣,于是,学什么都很有趣…… 甚至,在学不会学不好的时候,依然觉得学习很有趣!
3 “学习学习再学习”(先学会如何学习,然后再继续学习)常常毫无目的,甚至根本就不想有目的。
4在其他领域,这也许不被认为是好策略,但在知识面前,这绝对是个好策略,因为你会越来越频繁地产生这种幸福感:
5真没想到!学过的那个东西在这样的地方用得上!意外的好运,完全是必然。
四. “融会贯通”。究竟是什么呢?
1是两个原本貌似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而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五.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
1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
2只有两三个节点时,没有什么连接可能是意外的。两个节点之间能有一处连接;三个节点之间能有三个连接,四个节点之间能有六个连接,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可能产生的连接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3只有博学=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所以玉莲姐一直建议多读书,读好书,读有用且对长期发展有益处的书。
六.学习的最优策略是什么?
1“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
2最终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
3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就说明体系化自动形成
七.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具体有哪些?
1有些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
2他们脑子里只有零星几块砖头碎片而已
3另外一些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
4一些人脑子里有高楼大厦
5一些人的脑子里有一整个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