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判断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5-31 21:51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了一个新词“延迟判断”。《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课程里有这样一句话:“你看这个世界时截取的时段不一样,看到的世界就不一样。”这句话讲的就是“延迟判断”。“延迟判断”不是拖延,而是回归到一种情景当中,也就是还原真相。而还原真相必须从静态回归到动态。

            今天检查的场景深深印证了这一点:静静地呈现在领导眼前的只有几盒材料,如果单从这几盒材料看,没什么大不了。可如果回归到当时的情景中,且不说我们日常做了多少工作,单说周末的加班整理材料,我们七八个人硬是从早晨忙到了傍晚,而且中午都没有休息;且不说我们所做的事,有多么耀眼的业绩,单是耗时之长也可以上“苦劳谱”。而要看出这里面的辛苦,辨别业绩的优劣,真得需要领导的智慧,需要领导“延迟判断”,需要领导能从静态的资料回归到动态的日常工作。试问,几个领导能如此?

          反省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看见学生的作业,字迹潦草,就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先骂一顿再说。从没“延迟判断”,从没推想他当时做作业的动态。而事实就是,学生有时作业忘带回家,早晨急冲冲补写作业,因而字迹潦草,和态度无关,或者这恰恰是他在乎学习的表现。又或者,看到一个老师坐着上课,内心觉得这个老师怎么这样不认真负责,可是稍加询问,原来这个老师今天有点不舒服,但又想着课业繁重,不想耽误学生太多的时间,因而坚持带病上课。“延迟判断”,结果截然不同。

           诸如此类事件,数不胜数,管理学创始人德鲁克认为:“延迟判断是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在教学时或与教师交往时,很容易根据眼前的各种要素、情形或以往固有的印象做出一个判断。但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看到的所谓真真切的要素、情形可能只是一个局部判断或者一个截屏,是静态的,而此前和此后,他们经历了什么,付出了什么,我们都无法知道。

         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增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延迟判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ht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