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正如卡伦霍妮在第一章中所说:“能够在体验冲突时又意识到冲突,尽管这可能叫人痛苦,却可以说正是一种宝贵的才能。” 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全然的意识到冲突所在,神经症冲突就其主要因素而言总是无意识的。所以,本书主体纵然并未提出什么根本有效的实际解决方法,却像一个镜子,对照和外显出冲突的原型。
第一部分 可总结为神经症冲突的三种基本类型及其防御手段
1.从正常的的观点看,亲近人、对抗人、回避人,三种态度不应该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是既能屈从于人,也能够气势凌人,还能够规避他人。三者可以相互补充,和谐统一。如果某一种倾向压倒其余,则只表明在一个方向上走过了头。
2.屈从型人格的典型特色
(1)他认定他不顾一切的对温情和赞同的渴望是真诚的,但实际上他的这些需求笼罩着对安全感的贪得无厌的渴求。在他的这种努力中,他便产生出某种品质和态度。他变得‘无私’、‘富于自我牺牲’、‘无所索求’,只有一点是他不断要求的,那就是别人对他的温情。
(2)他深感自己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
(3)他无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3.屈从型患者不仅意识不到攻击意识的被压抑,还强烈地希望永远也不意识到它们。他甚至忧心忡忡地提防着,怕的是这些压抑的迹象会在自己或他人面前暴露出来。这些压抑还产生另一种作用,那便是制造一种统一、和谐与完整的感觉。
4.在屈从型患者眼中,爱情似乎是唯一值得奋斗的东西,是生活的目的。实际上,这种痴迷与性别无关,而是一种神经症表现,因为它是一种有悖常理的强迫性内驱力。在这种情形下,性价除了具有生物性功能外,还有一种价值:证明自己的被需要。
5.与屈从型害怕取胜的心理相反,攻击型患者是输不起的,他只能赢不能输。前者遇事责怪自己,后者事事推诿他人。但两者的相同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过失感。
6.攻击性患者感到自己有力、诚实和现实。根据他自己的出发点,他的自我估计完全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在他看来残忍无情就是力量,不关心他人就是诚实,不惜手段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就是现实观念。他自认为诚实,还有一个缘故:他能一针见血地戳穿周围人们的伪善。他认为对对事业的热情、慈善的心肠等等都是伪装。
7.实际上,攻击型对他人的”温和“有着矛盾的感受。诚然,他因此而瞧不起别人,但同时他又喜欢别人那样,因为这样一来他便更能够毫无顾忌地追求自己的目的。可是,为什么他还是经常感到屈从型对自己的吸引,正像屈从型常被他所吸引呢?他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是因为受内心的一种需要的驱使所致,即他需要战胜自身的温和感情。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对温和倾向的压抑必然增强攻击性倾向并使它变得更具强迫性。
8.自我孤立型患者的特征是普遍的疏远他人以及,对自我的疏远。但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观察者。这方面突出的例证是他们常显示出对梦中的象征有神秘的理解力。
他们的需要和品质都服务于这一主要目的:不介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自立自强的需要。
一种更不可靠的维持自力更生的方式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限制自己的需要。
9.对一个富于激情的人来说,要压制一部分感情-----况且还是最重要的感情-----除非迫使他把全部感情压抑下去。这虽是一种推测,但下述事实却是确实的。属于孤立型的艺术家,在其有创造能力的期间,不仅能感受也能表现出感受,但他们常常都曾在青少年时代经历过感情全然麻木或坚决拒诉感情的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些艺术家建立对人的亲密关系的意图惨遭失败后,他们不是有意地就是无意地顺应了自我孤立趋势。而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们进入了创造的时期。与他人隔着一个安全的距离,他们能宣泄与人际关系无直接联系的大量感情。这一事实便说明,早期对感情的否定对后来实现孤立是必要的。
10.感情愈是被克制,自我孤立型患者就愈有可能强调理性的重要。他的希望便是一切事情都能够只凭理智思维的力量便得到解决,好像只要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就足以治疗自己的毛病了。
11.自我孤立者的价值观也与那两种类型的人形成对照:那两种类型的价值观是清楚的、界定分明的,而他的价值观却充满矛盾。对他奉为自由独立的东西,他是一直估价甚高的。但除此之外,他也许会在分析过程的某个时候对善良、同情、慷慨、自我牺牲等品质表示出极端的赞赏。而在另一个时候则又马上推崇丛林哲学,信仰弱肉强食、自私自利的生活准则。他自己也有可能对这当中的矛盾感到奇怪,但他总是尽量用某种合理化作用来否认自己那些倾向的冲突性质。
12.与真正的理想不同,理想化意象有一种静止的性质。它不是他必须不断努力才能接近的目标,而是一个他顶礼膜拜的观念。真正的理想有能动性,而理想化意象对成长却肯定会构成障碍,因为它不是否认缺点便是只谴责缺点。越是复杂而刻板的理想化意象,越是暗示着严重的冲突。
13.外化作用是这样一种倾向:患者将内在的过程感受成好像是发生在自身之外,于是便认为是这些外在的因素导致了自己的麻烦。与理想化行为相同的是,外化倾向的目的也是回避真实的自我。但不同的是,理想化行为对真实行为的再加工总停留在自我的疆域以内,而外化倾向意味着完全抛弃 自我。
14.自我鄙夷的外化倾向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蔑视他人,也可以是感到被他人蔑视,通常两者并存。
15.对自我的愤怒是以三种主要方式实现外化的。
(1)当患者毫无节制地发泄不满时,就将怒意发泄到自身之外。
(2)患者在意识与无意识中不断感到恐惧,或随时担心连自己也不能容忍的过失会激怒他人。
(3)第三种方式是把注意力专注于身体的不适。当患者不知道这是在对自己发怒时,便只感到相当严重的机体紧张状态,这可表现为肠胃失调、头痛、倦怠等。
16.外化作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消灭的积极过程。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病人疏离了自我,而这样疏离正是神经症所固有的现象。由于自我被消灭了,自然的结果便是内心冲突也被逐出意识。外化作用使患者更多地责难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结果以外在冲突取代了内心冲突。这尤其是因为外化作用大大地加剧了最早引起神经症的冲突,即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
第二部分 未解决的冲突的结果
恐惧、人格衰竭、绝望、虐待狂趋势
17.带着冲突生活主要还意味着生命力的巨大浪费,这不仅由冲突本身造成,还由试图解决冲突的各种错误办法造成。
18.由于对基本冲突某一部分进行压抑,人格的很大部分被遮蔽了。被遮蔽的部分仍然很活跃,足以对患者进行干扰,却不可能有任何建设性用途。这样,压抑的结果只造成精力的损耗,而本来这种精力是可用之于自信、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与自我的疏离剥夺了患者的前进动力。
19.精力的误耗或浪费可以发端于三种大的紊乱失调。其一是遇事都犹豫不决,其二是一种普遍性的办事无效率,第三个典型的紊乱症状是普遍性怠惰。
20.在日本的佛教经文中,真诚是等于专心致志的,这恰好佐证了我们在临床观察基础上做出的结论,那就是,内心有分裂的人不可能完全真诚。
21.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22.相不相信病人真能改变,即相不相信从根本上来讲他是能够自己解决冲突的,决定了治疗者敢不敢对付这一问题,也决定了他能不能取得成功的机会。正是在这一点上清楚的显示出我与弗洛依德的分歧。弗氏的心理学及其哲学本质上是悲观的。
23.最后,失去了希望的患者会变得有破坏性,同时又试图通过代偿性生活求得补偿。在我看来,这就是虐待狂趋势。
24.事实上,施虐者强加在受虐者身上的,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目的,即实现施虐者自己的理想化意象。他为了排除自卑而发展起来的自以为是的态度,使他有一种自鸣得意的信心,去达到它的目的。
25.然而,虐待冲动还可以更深的被压抑,于是代之而起的便是一种所谓倒错的虐待狂。这种情况是:患者由于过分惧怕自己的冲动,便退守自己,尽量不让自己的冲动暴露出来,让自己或他人察觉。于是,对任何类似自我肯定、攻击、敌意的东西他都退避三舍,从而陷入广泛而深沉的抑制之中。
26.在表面非人性的行为后面,有一个受着痛苦的人。有了这一认识,我们发现的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生活击败了他,而他寻求着代偿。
结论 神经症冲突的解决
关于治疗目标的最全面的界定是:争取人格的整体性。即是说,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溶进自己的感情、工作、信念之中。只有冲突被消除,才可能接近这一目标。之所以敢于提出这些很高的目标,是因为坚信人格能够改变。不仅只是儿童才是可塑性的,我们一切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甚至是根本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