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一生以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求自己。“毋意”,做事不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毋必”,对事情不绝对肯定或否定,心态圆融;“毋固”不拘泥固执,兼听则明,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毋我”,不自以为是。
1
毋意:做事不凭空猜测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免不了要生误会。
《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记载: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我常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用眼睛去看,不用心灵这个眼睛去辨识,所见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人心是最难懂的,所以不要随意的武断的去评价一个人,你的“无伤大雅”主观臆断或许会对一个人造成终身的伤害,月船禅师弃笔退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
毋必:对事情不绝对肯定或否定,心态圆融。
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懂得全盘谋划之后再动,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圆融。
朋友的孩子,聪明但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又爱闹腾。生地会考,估计他也想拼一把。第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后,每门都上了90分,朋友就认为他孩子作弊了。每天拿这个事儿来说她孩子,不努力,还不学好。
唠唠叨叨不到一个月,那孩子学会了逃课,理由是,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干脆就这样吧。
东非大裂谷是回不到原样的,就像这孩子撕裂的心一样。
3
毋固:不拘泥固执,兼听则明,让自己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
固执的人,都不可爱,都不受到别人的欢迎。
因为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谁要是提出不同的意见,就是与他为敌。
项羽不听范增劝告,一意孤行鸿门宴放了刘邦,日后反被其灭。
宋襄公不听他哥哥公子目夷劝说,要当霸主,又固执的不带军队去赴会,结果被楚成王所囚禁。
每个人都认识不到自己的固执,但一定要会分辨别人的劝说是好还是不好。
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好话,也算是固执的可爱。
4
毋我:不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
罗贯中称赞杨修“笔下龙蛇走,胸中棉帛成。”。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他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导致他最终还是被曹操所弃。
人无完人,能完美的做到这四绝的人,恐怕没有吧。
但我们却能够克制自己,尽量的少触犯这四绝,在不完美中完美自己,在错误中纠正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