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也爱写小说
春秋往事89 申侯之死

春秋往事89 申侯之死

作者: 为仁由己zj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09:00 被阅读0次

    虽然辕涛涂的爱国热情最后打了水漂,而且还给陈国带来了一大堆麻烦,但是介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陈国。因此回国之后,陈宣公只是对他口头批评了几句,并没有特别责罚。

    这让辕涛涂反而更加自责。

    可是,当他每每想起这一切都是拜申侯所赐,他总是咬牙切齿,恨意汹涌。

    老申,你如果不同意我的想法,直说便是,为什么要两面三刀,陷我于不义呢?结果,害得我们不但没省下什么粮食,还被诸侯们群殴了两次,最后强颜欢笑,低头认错才过关了事。

    唉!老申,你太过份了,这笔帐我一定会跟你算清楚,今天我所受的痛苦,明天定会加倍偿还给你。

    经过一番思量,很快辕涛涂的复仇计划出台了。

    没过多久,齐国人在首止(在今河南睢县一带)召开诸侯大会,辕涛涂和申侯这对冤家又狭路相逢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辕涛涂非但没有眼红,反而卑躬屈节,大赞申侯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当初自己不该自私自利,为了蝇头小利而置大军于危地,全局于不顾,差点酿成弥天大祸。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自己已经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希望申侯兄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多多指点和提携自己,以免自己再犯错误。

    看着辕涛涂一脸的真心实意,听着如此漂亮的一番说辞,申侯放下了提防。两人又似乎回到了从前,像没事人似的闲聊起来,聊着聊着,他们聊到了申侯的封地。

    这时,辕涛涂向申侯建议:你应该在那里建座城,不但要建,还要建得高大有型,这样才能彰显你的显赫名声,而且以后子孙后代说起来,也都是你的功劳。

    你,将成为一个传奇。

    同时,辕涛涂还自告奋勇地表示,自己愿意帮助申侯向诸侯们申请建城。

    他说到做到,立马开始上下奔走,向诸侯们积极申请,请求建城。

    对于申侯的大名,诸侯们早就如雷贯耳,现在这小子可是齐盟主面前的红人,如今想在封地上建座城,反正也不建在自己的地盘上,这脸当然要给。

    图片源自网络

    于是,在辕涛涂的热心帮助下,申侯在虎牢建了座既高大又壮观的城池。

    申侯看着自己的杰作,煞是开心,满满的都是成就感,心想小辕这人真心不错,这城建得甚合我意。

    流芳百世,就在眼前。

    辕涛涂也很开心。因为在他看来,这座美丽壮观的城池就是申侯走向灭亡的坟墓。

    成功实现了计划的第一步之后,他开始了第二步行动。

    他又找了个机会跑去求见另一个人,郑文公。

    在办完所谓的正事之后,两人海阔天空地闲聊起来,聊着聊着,辕涛涂来了一句:申侯这个同志啊!在封地上建个城倒也正常,为这,我还给他跑了不少腿,出了不少力。可是,他为什么把城建得那么高大壮观呢?该不会是打算造反吧!

    郑文公心里咯噔一下,梗到了。

    哎啊!说得也是啊!虎牢地势险要,自己当初也是逼不得已才给了他,现在那小子却在那里深沟高垒,建个大城。什么意思啊?看这架式,还真有造反的可能性。好小子,你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东西,看我怎么收拾你。

    见郑文公的脸青一阵,紫一阵,辕涛涂知道猜忌的种子已经成功种下,接下去只要静静地等待它发芽,开花,结果就可以了。

    至于最后的果实:申侯是死是残就得靠他自己的造化了。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添油加醋地推波助澜一番,直到确定郑文公已对申侯起了杀意,才起身告辞。

    不久,开花结果的日子来临了。

    鲁僖公七年,因为郑文公叛齐,齐桓公率诸侯伐郑。

    郑国抵挡不住,岌岌可危之际,郑文公把自己叛齐的责任全部推到申侯身上,然后把申侯当作替罪羊杀了,来取悦齐国人。

    一石二鸟,郑文公既除掉了申侯,又搪塞了联军。

    而申侯却这样稀里糊涂地丢掉了性命。

    申侯之死,看似冤枉,其实一点都不冤,他的性格早已决定了他的结局。

    申侯这个人,背后其实颇有故事,他的过往颇有些复杂。

    虽然他是郑国大夫,但实际上他并不是郑国人,而是个外来户。他之所以被称为申侯,是因为他是申国女子所生。而且刚开始时,他是跟着楚文王混的,楚文王对他十分宠信,因此他也算混得如鱼得水,上下通吃。

    可是,到了楚文王临死时,却给了他一块玉璧,让他赶紧离开楚国。

    混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让他离开楚国呢?

    让我们来听听楚文王最后对他说的一番话,或许可知一二。

    楚文王对他说:我太了解你了,你这个人贪得无厌(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我都不怪罪你。但是后面继位的人会向你索取大量财物,以你的性格,一定会获罪。所以,我死之后,你要赶紧离开楚国,而且不要去小国家,小国家是容不下你的。

    楚文王可以说是太了解申侯了,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申侯的性格弱点,并且出于宠爱,给他指出了一条出路。

    申侯倒也听话,楚文王下葬后,他离开楚国,去了郑国。

    此时,郑国国君还是郑厉公,按说当时的郑国不大不小,不强不弱,还算过得去,凭着自己两面三刀,巧言令色的绝技,他在郑厉公那里也是混得风生水起,吃嘛嘛香。

    然而,成也性格,败也性格。最终他还是死在自己贪得无厌,两面三刀的性格上。

    当楚国令尹子文听说他的死讯时,叹说道:还是老话说的好啊!了解臣子的莫过于国君了(知臣莫若君),真是一点没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往事89 申侯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nx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