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在批判中审美

学会在批判中审美

作者: 虫子和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9:31 被阅读0次

上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自缢身亡的新闻传至大陆,我们这群爱好写作的童鞋里很快有人写稿,看完产生好奇,想在百度上搜一下林奕含的图片,还没来及做就收到简书上铃铛子的作品,题目是“美女作家林奕含自杀,我有三个问题邀请你来回答”。点击查看,不仅有一段林奕含去世前十几天录下的视频,还有作者铃铛子提炼的三个问题以及视频录音的文字整理。

确实,若不是知道这个在视频里清纯甜美的女孩用极端方式结束了生命,我的心情不会那么沉重。她穿着粉红色的圆领衫,利落清爽的马尾辫,秀目直鼻带棱角的嘴,说话间时不时露出浅浅的酒窝,特别文雅秀气的姑娘。一个秀美的生命体给旁观者欣赏应该是愉悦的,然而从林奕含身上得到的结果却不是,就因为有的人不是怀抱善意,有的人见了美物就想据为己有,哪怕她十分柔弱,不堪玩弄。

那张好看的嘴里吐出的字字句句都是她年轻的脑袋瓜里反复碰撞困扰着的思绪,她对中文的精习量远远超过同龄人,她说自己是非常非常迷信语言的人,她看到某个有“畸形思想体系的人”背叛了语言应有的语境,她看到外表美丽的语言后面的暴力,看到他们建套又能毫无负担地轻松解套,而她自认进入套中无论如何不会也不愿解套,当她进行了“不雅的书写”,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她为自己的诡辩而灵魂不安,她怀疑艺术语言表面的真善美有的时候仅仅是让人活下去的借口。现在,她走不出这些套,戳穿了借口,她无法活下去了。

依我看,林奕含是从里到外一抹光的清纯,并且是一种固执的清纯,这种清纯很罕见,这种清纯在现实复杂的人性中是注定得不到保护的。她热情地崇拜文学的美,追求艺术的纯粹,并把这种美这种纯粹融入到现实生活里,殊不知文学艺术虽由人创造,却不能与创造者的人品划等号,也不能与生活划等号。王尔德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展现艺术本身而掩藏艺术家。艺术真正映照的是照镜人,而非生活。”不同精神层次的人对同一个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同一个创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表达的思想情绪也是不一样的。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人,也得食人间烟火,渺小的凡夫俗子也是人,也可能有一颗高尚的灵魂。这世间根本找不到人人都认可的完美事物,艺术品也一样,它并不是真善美的化身,它只是作者表达思想情绪的形式,你可以被感动被激发却不可以迷信,真善美只能在实践中追寻,观者一定要学会在批判中审美。

相关文章

  • 学会在批判中审美

    上月27日,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自缢身亡的新闻传至大陆,我们这群爱好写作的童鞋里很快有人写稿,看完产生好奇,想在百度...

  • 审美的尽头是自由

    没有审美力是绝症, 知识也解救不了。 ——木心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审美是一种情感判断,它直接解放了主体,...

  • 学习笔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全面发展的人1.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用于探究2.自主发展学...

  • “功利”之于审美再推理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审美看作是一种判断力(judgement),一下子把审美拉入到了一个无功利、无目的、无概...

  • 如何做到临帖更加“有效”?

    01/首先学会审美 审美是大的话题,是贯穿学书始末的。最初准确的审美可以帮我们择帖,临帖过程中的审美可以帮我们取舍...

  • 批判是不对的,所以要放下?

    批判的能量会立刻把你从临在中带出去, 让你进入分裂中。 如果你抗拒批判或试图除去它, 它反而会在你之内更加茁壮。 ...

  • 星球奇境、漫步太空

    《数字艺术与审美》课外调研活动 2017年10月15日周日,在秋季学期的数字艺术与审美课程中,柴老师带领学...

  • 当代审美一一孙榕宁的水彩语言

    如果说当代艺术是对传统审美的反思与批判;那么当代艺术必然是当代思维的产物,同时必需作出对当代审美的判断。 ...

  • 培育批判性思维方法

    培育批判性思维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 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空白”,学生的世界观、生活阅历、审美情...

  • 勃学批判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勃学。勃学是知乎上由@勃失败等用户发展出来的一套理论,这些人大多拥有高学历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具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在批判中审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kn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