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杨冰阳使用微博@ayawawa在线下某活动中发表有关慰安妇的严重不当言论,引发了社会舆论的集中批评。曾经的情感教主瞬间沦为了过街老鼠,舆论场卷入了一场批娃浪潮中。
慰安妇理论无异于在受害者群体的伤口上撒盐,是对民族仇恨的歪曲解读。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应该作出这样的曲解,更何况一个被众多粉丝视为教主的人呢?这碗毒鸡汤将会祸害多少人!
让我们来看看她之前的一些理论。
她认为,对于女人而言,婚姻市场价值的八项标准是年龄、长相、身高、罩杯、体重、学历、性格和家庭环境。听到这番言论的人难道会很心安理得吗?存在即为价值,这样堂而皇之地将女人物化,难道她把自己也当成了物品?
这番理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想有人爱,要有年龄优势,要长相甜美,要身材好,如此云云。如果没有这些优势条件,那么在婚恋市场就是一个劣等品。
可事实上呢,婚姻爱情并非这些因素的叠加。即便你每一项都是满分,你也不一定能得到幸福。即使你每一项都是零分,你也不一定不幸福。
我碰到多少真心相爱的男女,都是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如果按这些指标去找恋人,此人多半是个呆子。如果按这些指标去提升自己,会让自己陷入虚假的人设中,无形之中为两个人的相处制造障碍。
那么为什么这套理论还会有这么多的粉丝呢?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习惯了过关式思维,把享受人生这件事情看成是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任务。
小时候,我们想着升学。上了高中,我们想着考大学。上了大学,我们想着找工作。工作以后,我们想着找个好对象。结婚以后,我们想着生孩子。又是一轮循环。这种思维已经深入了我们的骨髓。以至于,我们把找一个和我们一块共度余生的人,看成了类似于购物一样的事情。找到一个完美的婚恋市场上的商品,与之结婚。
那么怎么来衡量这个商品的属性呢?年龄、长相、身高,这些都是标准。这样的公式能缓解我们的焦虑,让我们觉得婚姻爱情是可以掌控的。
我们是如此地渴望爱,渴望被爱。我们是如此地期待幸福。可是我们没有车马慢的情怀,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因为无法掌控缘分,因为不能忍受等待,所以我们选择投奔情感教主。
她能为所有的一切找到一套看似完美的逻辑。只要投入了她的门下,她就能为人生指出一条明路。就不用再焦虑了。
可事实是什么呢?Ayawawa对这些人的心理揣摩地如此明白,“既然你们需要教主,舍我其谁。既然你们从小到大都需要教材才能学习,那么婚恋市场上我也给你们弄一套教材。”
可是如果这个编教材的人的价值观本身就不正确呢?
新媒体的兴起为很多人都找到了一个发出声音的渠道,使得网络平台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也带来了流量吸金的一种价值导向,在流量面前,价值观甚至都可以被忽略。在多元的观点面前,很多年轻人都迷失了,不知道什么样的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因为迷茫,所以一旦有一个观点能够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像在观点的海洋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唯命是从。
而正是这根投机的稻草成为了某些人的教主。稻草动了一动,这些人的世界就地震了。因为软弱,因为自己对事物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因为无法坚持正念,所以需要一个教主来膜拜,好让自己心安理得地生活。教主说的一定是对的,教主说的一定能实现,如果还没有,那就是时间问题。
可是我们需要情感教主吗?我很疑惑。这些情感教主其实都是同龄人,他们有的甚至比粉丝的年龄还小。他们是走了多少弯路,才能积攒出这么多的人生经验,创造出一整套自圆其说的理论逻辑?又或者他们更善于思考?难道你就不会思考?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将来要走的路也不同,哪有一套万能的公式,每个人都能套用?
为什么不能做自己的主人,替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一个离着十万八千里的不了解你生活的人,如何能决定你的未来?难道你自己不能有更好的决定?
因此我觉得教主完全是不必要的,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主人,其他人只能提供建议,参考,仅此而已。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知道何为是非。
同时,为了消除个别自媒体教主式人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监督,民众的正确的价值导向,更需要作为自媒体从业者的自我修养。
自媒体也是一种媒体,也应该有作为媒体的自我修养。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自己心里应该有一杆秤。如果连是非都分不清楚,最好先好好学学何为情,何为理。如果一意孤行,挑战其他人的智商,网络自给出公正的裁决。就像如今的Ayawawa那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