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姑娘银环和家在朝阳沟的栓保两个人是高中同学,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产生爱慕之情。银环与栓保相约,高中毕业后同赴拴保家乡朝阳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毕业了,栓保先回到家乡朝阳沟,但银环的母亲却坚决反对女儿去农村。银环被栓保接到朝阳沟后,银环妈追到朝阳沟要求女儿跟她回去,银环感到左右为难,但在拴保鼓励下,老支书又出面做银环妈的工作,银环决定还是与栓保留下来。农村的一切都令银环感到新奇,她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劳动中。
我们是在朝阳沟中长大的,每逢家乡人办事,《朝阳沟》必是首选,欢快的曲调,贴近乡村生活的基调,让人不由的不喜欢,这才是真正的经典咏流传。
早上散步,忽然想起《自从你们写信以后》选段,想起来老师站在台子上怡然自得的表情,便跟着手机唱了起来。谁知一唱而不可收,竟唱出了雅兴,唱出了不一样的情愫。
但从歌词上看,就有着无限的韵味。开头两句“自从你们写信要下乡,朝阳沟这几天忙了又忙。”总领全篇,既点出了热闹的原因,又总说了朝阳沟的情景,可谓“提纲而挈领”“纲举而目张”。
紧接着,分而讲之:“老支书大会宣传小会讲”,这是一个村的领头雁,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人,心中有激动,行动有体现——“大会宣传小会讲”,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精神贯彻得淋漓尽致。同样是说,大会就是“宣传”,小会就是“讲”,不仅避免了雷同,又恰如其分,真乃神来之笔。
“二大娘把红绿标语贴满墙。”二大娘可是村里的热心人,主动句表现了积极的精神,“红绿标语”“贴”“满墙”,工作量大,完成得相当精彩。
“小妹妹一天村头接几趟”一句话把天真烂漫的小妹妹形象跃然纸上。盼望新嫂子的到来,一遍又一遍的到路口去接。
婆婆呢?“我的娘睡不着只嫌夜长。”公公呢?“我的爹逢人就说有了希望,搞科研育良种有人帮忙。”两人都有不俗的表现,婆婆睡不着嫌夜长,公公说搞科研有了希望,字字传神,句句渲染,把朝阳沟的迎接规格推到了最高峰,也为银环的反常表现埋下了伏笔。
“咱今天下乡如同打仗,你的妈一句话你缴枪投降。干革命不光看宣言漂亮,用行动才能把思想丈量。贫下中农颗颗心把咱盼望,盼咱们等咱们早日下乡。”从城市到乡村,银环也克服了重重困难,母亲的劝说让她“缴枪投降”,形象逼真,很符合当时的语言环境;干革命不能光说不做,更看重的是实际行动,“干革命不光看宣言漂亮,用行动才能把思想丈量。”一句话当头一棒,说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指出了解决方向。贫下中农翘首以盼,盼望知识青年早日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早上不去等晌午,晌午不到等后晌。谁知道你的心,比那冰棍还凉。”乡亲们从早上等到晚上,等了一天又一天,“天天盼夜夜想,等你盼你想你念你。”到最后,还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满腔希望化为了泡影,“谁知道你的心,比那冰棍还凉。”一句话点出了原因,同时,也是对银环态度的谴责。与大家的热情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人物形象,立体鲜明,高下立分,字字珠玑,字字千钧。
《朝阳沟》的作者杨兰春,出生于太行山区,有着丰富的生活底蕴,他抗战时期就投身革命,与农民有着同甘共苦的历练。在朝阳沟的语境里,家庭和睦这个词就是“全家人拧成一股绳”。《朝阳沟》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地方色彩的戏种,之所以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方言人群的至喜至爱,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语言和文风代表了老百姓的方向,空气是新鲜的,语言也是新鲜的。
网友评论